通过构建四大体系,来支撑云阳水网布局。到2035年,四大体系基本建成,水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升。
(一)构建均衡立体的水资源配置体系。
立足全县流域整体和水资源空间均衡配置,以“联网、强链、补链”为重点,着力建设云阳水网,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一是形成二线七网格局。以长江为界,建设南北两线水网连通工程主骨架,形成以7座大中型水库为龙头、小型水库互联互通为补充的七张水网格局。建成向阳、盖下坝2座大型水库、青杉、幸福等5座中型水库和200座小型水库,全县水库库容达5.5亿立方米以上。二是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围绕“水源可靠、水量充足、水质优良、水价合理”和“并网、同质、共价”目标,以“一江九河”水资源为骨架、大中型水库为龙头、水源、水厂、灌区水系连通为重点,通过60座规模化水厂、290座村级水厂,实现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率75%,标准化小型集中供水工程覆盖率23%,城乡水厂自来水普及率98%,供水工程企业化、专业化管理率98%以上。
(二)构建安全韧性的流域防洪减灾体系。
聚焦防洪薄弱环节,加快完善流域防洪减灾体系。一是强化流域综合治理。以汤溪河流域综合治理为示范,有序推进小江、磨刀溪、长滩河流域综合治理,实现108条县级河流治理和城集镇、重要居民点防洪全部达标。二是提升水文监测能力。积极推进水文现代化建设,完成水文站自动化改造,完善水位站、雨量站、山洪遥测站点,提升水雨情预警预报能力,实现中小河流、山洪灾害点、水库、山坪塘、水电站预警信息到人到位,响应迅速精准。
(三)构建山水融合的水生态保护治理体系。
聚焦“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落实“五水共治”常态化推进河流保护工作年度考核等级评价,每年公布河流等级变化情况,树牢上游意识,担当上游责任,以水质提升为核心,筑牢三峡水库“一江碧水、两岸青山“生态屏障。一是全域创建幸福河库公园。制订《云阳县幸福河流(水库)公园建设标准》,落实创建责任主体,明确创建内容,细化23项创建指标体系。到2027年,全县建成200个县级幸福河库公园,6个市级幸福河库;到2035年,县级以上河流和水库全面建成县级幸福河库公园,建成30个市级幸福河库。二是积极弘扬先进水文化。不断升级33公里环湖绿道,丰富云阳移民展示馆,发掘更生大堰等水利文化,努力创建一批水利风景区。
(四)构建“四预”完备的数字孪生水网体系。
数字孪生技术是水利事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方向,建成云阳智慧水利大数据平台,布设前端在线感知设备,对水利工程、河库等实施智慧化监管,流域防洪减灾、水资源调配等核心调控业务实现“四预”功能支撑,实现“看水一张图、兴水一张网”。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主办:云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云阳县人民政府
网站标识码:5002350018 网站维护联系电话:023-55128091
重庆云阳微发布
新浪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