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编制背景
按照全县“十四五”专项规划编制要求,由县文化旅游委负责编制“十四五”大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文化和体育事业发展规划。综合考量云阳文化旅游体育工作实际,经过同县级相关部门深入对接,决定将大旅游产业、文化和体育事业三个板块内容整合,按照“既充分融合、又相对独立”的思路,统筹编制文化旅游体育“十四五”规划。
二、形成过程
2020年3月,启动规划编制工作。2020年3月至2021年7月,先后优化调整规划文稿五版。7月,将规划函送各相关部门、乡镇(街道)征求意见,共收到4家单位反馈意见,已全部吸纳。8月3日,桂虎副县长召集县政府办公室、县发展改革委、县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等相关部门单位对规划进行了评审,提出加强上位规划衔接、优化空间布局、优化目标定位等意见,8月4日-20日,结合会议意见再次对规划进行了完善。9月,规划通过县发展改革委规划对接审查。同月,结合发展实际,增加“万开云”同城化发展内容,并对重点项目库作了优化调整。10月,规划通过县司法局规范性文件审查。11月16日,通过县政府第135次常务会审议。
三、主要内容
《“十四五”规划(送审稿)》充分结合国家、市级文化旅游体育上位规划,全面对接全县“十四五”规划纲要,分五篇十八章,对云阳文化旅游体育“十四五”发展方向、发展重点进行了全面论证,并对相关重点事项、重点项目进行了图表式呈现。
第一篇,乘势而上开启新征程。共有发展基础和环境、总体要求两个章节。主要对“十三五”文化旅游体育发展成就及不足、“十四五”发展机遇等进行了阐述剖析,提出建成“文化强县、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县”发展目标,构建“一城引领·一核驱动·两心联轴·多点协同”空间格局。
第二篇,加快文化强县建设。共有提升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推进文化保护和传承、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升级现代文化传播体系五个章节。主要是通过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产品和方式等举措,提升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水平。通过推动文物保护、非遗传承、文化活态利用等方式,推进文化保护和传承。通过实施文艺创作工程、优化创作激励机制等方式,推动文艺繁荣发展。通过发展文创产业、培育促进文化消费、推进产业集聚等方式,推动文化产业发展。通过拓展传播阵地、推进创作提质等方式,升级现代文化传播体系。最终实现建设文化强县目标。
第三篇,加快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建设。共有拓展全域旅游产品、提升文旅接待品质、升级旅游配套设施、加强文旅品牌营销、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推动文旅区域联动发展六个章节。主要是通过打造三峡人文旅游之城、世界恐龙之都、地质旅居目的地、生态康体目的地、农创体验目的地,强化全域旅游体验,丰富拓展全域旅游产品体系。通过打造高品质旅游接待服务、争创文旅消费试点城市、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等方式,提升文旅接待水平。通过建设云上智慧旅游系统、升级全域智慧集散系统、升级全域智慧导览系统、推进旅游服务设施升级等方式,完善旅游配套设施。通过构建特色主题游线、整合节事品牌营销、构建旅游营销矩阵等方式,加强文旅品牌建设。通过培塑旅游产品文化内涵、推进文化设施旅游化利用、推动文旅融合体制机制创新等方式,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通过构建区域文旅联动产品、共推文旅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塑示范区文旅品牌形象、建立区域文旅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保障机制等,融入“万开云”同城化发展。最终实现建设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目标。
第四篇,加快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县建设。共有落实全民健身战略、夯实体育基础设施服务、促进青少年体育发展、发展现代体育产业四个章节。主要是通过完善全民健身设施网络、健全组织体系、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培塑健身文化等方式,全面落实全民健身战略。通过完善体育设施、提升体育智慧化服务水准等方式,夯实体育基础服务。通过完善青少年体育服务供给、提升青年体育素养、培育竞技体育人才等方式,促进青少年体育发展。通过规范传统体育业、发展体育融合业态、完善体育产业市场体系等方式,发展现代体育产业。最终实现建设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县目标。
第五篇,规划实施。共有强化规划实施保障一个章节。主要是通过提升治理能力、强化实施保障、制定行动计划等,强化规划实施保障。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主办:云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云阳县人民政府
网站标识码:5002350018 网站维护联系电话:023-55128091
重庆云阳微发布
新浪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