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阳发改函〔2024〕120号
云阳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关于县政协第十五届三次会议18—2号提案的复 函
吴丽霞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助力我县民营企业发展的建议》(第18—2号)收悉。经与县经济信息委、县人力社保局、县工商联等协办单位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推动共同富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秉承“企业是宝,企业家是‘宝中之宝’”的理念,推动民营企业成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和活力源泉,2023年民营经济增加值达到387.9亿元,同比增长5.2%。您指出的我县民营经济存在问题客观中肯、精准深刻,提出的建议具有极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可行性,对于
我们推动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一、关于“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民企发展”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近年来,我县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严格落实常态化“三服务”机制,建立“企业吹哨·部门报到”工作专班,出台《县领导联系重点民营企业制度》,构建县领导、联系服务单位、驻企服务员、行业主管部门“4个责任主体”联系的常态化服务机制,全覆盖为“四上”企业配备服务专员,全生命周期保姆式服务。成立全县工商联商会行业党委,建立党建指导员、服务联络员、商会督导员“三员”服务会员成长机制,差异化制定民营企业成长计划700余个。有效利用江苏对口支援、山东东西协作等平台,全力帮助企业拓宽市场渠道,2023年组织三峡云海等9家企业前往苏州、无锡等对口支援地市开展招商推介2次,“一企一策”帮助云阳企业在江苏销售达1.2亿元。推进营商环境数字化改革,获评2023年重庆市优化营商环境标杆城市,云上营商数字化治理平台获选全国“2022—2023数字城市创新成果与实践案例”。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让广大企业家做大企业、做成产业、做强事业、成就伟业。严格贯彻常态化“三服务”机制,深入落实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和解决问题机制,积极协调解决企业发展需求,切实做到“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数据异常、主动报到,及时解决、服务周到”。建立政银企定期交流机制,用好用活对口支援、东西部协作等平台,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市场开拓、用工、融资等发展困难。
二、关于“不断提高民企实力,加强人才引进”
近年来,我县坚持“围着主体转”,创新开展“我为企业找政策”大比武活动,精准落实惠企政策,全面提升企业办事便利度,推动企业做大做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市上出台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系列政策措施,出台支持市场主体发展六条、支持商贸服务业发展等若干政策,动态梳理更新《云阳县稳经济政策包》,集成上线“云上·企业·家”新平台,推动各项惠企政策落实落地,2023年落实惠企资金4.2亿元。出台《云阳县破除市场隐性壁垒工作方案》,建立县委专项督查、部门交叉审查、事后整改约谈工作机制。在全市率先开展分阶段办理施工许可证改革,压缩项目周期30天以上。创新推出“云智办”,1700余个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智能导办。改造升级业务受理系统,499项业务实现“一窗办”,审批时限压缩57%。落地渝东北首个中试基地浙江金田高分子材料研究院西南分院,与北京理工大学等12所院校院所建立“产学研用”协同关系。深化校企合作,中职学校与江来集团、雲扬电子等县内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共建产教融合实习实训基地、员工教育培训基地,开设专业订单班,搭建校企人才共育共享平台,职教中心旅游专业与江来国际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共建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制定《云阳县工业园区工程建设项目行政审批 “帮代办”服务实施方案》,为工业园区入园项目提供高效、优质、快捷的行政审批帮代办服务。积极组织县内企业参加“百万英才兴重庆”、三峡人才节等市级和区域性引才活动,举办高校毕业生青年人才专场招聘会、国有企业专场招聘会等现场招聘会15场,引进各类人才349名,申报市级专家服务团服务基层示范项目3个,柔性引进国家、市级专家25名,近三年兑现云海药业、金田塑业等7家工业企业“人才引进”奖补资金39万余元。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抓好国家、市上出台的助企纾困系列政策措施梳理汇总,动态更新云阳县稳经济政策包,加大稳企惠企政策宣传力度,持续释放“支持企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等政策效应。迭代升级云上营商数字化治理平台,创新推出数字业务场景10个以上,打造“办事不求人、服务在身边”的营商环境“升级版”,持续创建营商环境标杆城市。深化“放管服”改革,拓展“一网通办”“一窗综办”等服务事项,开展高频政务服务事项智能联办试点,实现“最多跑一次,一次办多件”。持续开展产学研对接,加快落地北京理工大学重庆云阳研究所等一批高端研发平台,促成校(院)企合作项目10个以上。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持续深化企业与县内中高职学校的深度合作,推动云阳职教中心积极加入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员单位,促进校企人才共育共享,打造产教融合新典范。坚持以“园区事园区办,企业办事不出园”为导向,严格落实入园工业项目行政审批帮代办服务机制,帮助企业高效快捷办理各类审批业务。组织开展“百万人才兴重庆”“高校行”“云招聘”“专场招聘会”等人才招引活动,深入重点企事业单位点对点宣传人才政策,严格落实“人才引进”奖补资金,着力打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
三、关于“切实加大招工宣传,增加本地就业”
近年来,全县聚焦“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推动就业创业事业高质量发展,2023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1.2万人。提能升级“家门口就业”小程序,创新开发“公益性岗位管理”APP、“灵活就业社保补贴监管”小程序,主动向重点群体推送岗位信息,向有用工需求的企业推送求职信息,实现供需双向智能匹配,累计发布企业1465家次,需求人数3.5万人,注册简历4928份,投递简历7803份,直接对接成功2276人。持续开展“返乡农民工就业服务”“面对面招聘、点对点送工”等专项行动,建成县级零工市场、“零工驿站”10个、“家门口就业”服务站42个,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8亿元。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实施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工程,打造“15+5”人社便民服务圈,大力实施以工代赈,推动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人群稳定就业,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优化“家门口就业”微信小程序功能,提高岗位匹配度,及时收集、发布更多的就业岗位,打破信息壁垒,增强就业者与岗位的适配性,让企业和就业者更精准衔接。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加强特色劳务品牌建设,储备一批就业岗位,引导实现就近就地就业。动员各乡镇(街道)、村(社区)全覆盖摸底掌握辖区居民就业信息,通过召开春节期间返乡成功人士座谈会等方式,广泛宣传家乡发展前景、就业创业优势及相关政策,呼吁外出务工人士返乡就业创业、建设家乡。
此复函已经戴建军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县政协提案委,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云阳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4年6月18日
(联系电话:55129461;联系人:魏露露)
抄送:县委督查办,县政府督查办,县政协提案委。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主办:云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云阳县人民政府
网站标识码:5002350018 网站维护联系电话:023-55128091
重庆云阳微发布
新浪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