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阳发改函〔2023〕76号
云阳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关于县政协第十五届二次会议037号提案的
复 函
唐贵林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县城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第037号)收悉。经与县委组织部、县经济信息委、县人力社保局、县农业农村委、县工商联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组成单元,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推进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县域统筹,把城乡关系摆布好处理好,一体设计、一并推进”。
近年来,我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系列重要指示要求,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着力发挥我县在成渝地区双城
经济圈中的“节点作用”,积极探索山区库区强县富民现代化新路子,全县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绿色基底持续夯实,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发展活力持续迸发,民生福祉不断增强。2022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57.7亿元,排名全市各县之首,连续4年位列中国西部百强县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1亿元,增长0.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2.4亿元,增长17.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4.3亿元,增长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572元,增长11.7%。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既立足云阳发展实际,又着眼区域发展大局,站位高、措施实、针对性强、可行性高,对推动我县县域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
一、关于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近年来,我县敢于打破陈规,推陈出新,旨在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助力。一是出台《云阳县稳经济政策汇编》《云阳县工业企业稳企惠企政策》等文件,深入推动“放管服”改革,全面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不断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二是深入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全面推进人才“引、育、留、用”提能升级,全力打造人才友好型城市,首期人才公寓正式启用,124名青年人才“拎包入住”,常态化开展县外优秀人才引进,2022年引进高校毕业生1000余名,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紧缺人才200名,其它各类高层次人才140名,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力量。接下来,我们将加快推动“十链千亿”高质量发展,积极承接产业梯度转移、人口梯度转移和推动消费梯度升级,着力打造更具特色和竞争力的现代产业集群。持续推动“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我为企业找政策”活动,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让广大企业家做大企业、做成产业、做强事业、成就伟业。
二、关于找准云阳特色。近年来,我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根据依据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明确了以“绿色消费品、装备制造、能源电子”三大百亿级产业集群的工业发展方向,形成了以“柑橘、中药材、生态畜牧”为主的三大农业主导产业体系,同时,我们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连续四年获评全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入选全国典型案例,成功创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全县水上航运运力全市第一。接下来,我们将立足云阳发展实际和特色,突出链群融合发展,以发展绿色消费品、装备制造、能源电子“三大产业集群”为牵引,持续壮大中医药加工、绿色食品、广告材料、服饰玩具、高端汽摩零部件、装配式建筑、船舶制造、能源综合利用、电子产品加工、大数据等“十条产业链”,不断推进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
三、关于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近年来,我县通过持续扩大城镇就业规模、有效促进农民稳定就业等多途径、多手段,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2022年城镇新增就业11896人,同比增长87.63%,城镇调查失业率持续控制在5.5%以内;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572元,增长11.7%;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14,城乡收入差距逐步缩小。接下来,我们将持续优化“云阳家门口就业”品牌,启动“1+10+42+478”零工市场体系建设,做大“云阳面工”等劳务品牌,实现2023年城镇新增就业1万人以上,城镇调查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开展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工作专项行动,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困难毕业生就业率100%,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持续推进以工代赈,提供就业岗位3300个以上,促进群众就近就业增收。持续开展“万人返乡百亿创业”专项行动,做大做强“创业18月月会”活动品牌,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2亿元以上。
四、关于推进城镇化建设。近年来,我们深入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持续优化“一心两极三片”城乡空间格局,城市品质、城市能级不断提升。黄石高铁新城面貌焕然一新,东部新城、水口产业新城建设全面提速。公园城市建设全面推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加快创建,登云梯获评重庆最美山城步道,龙脊岭公园获评市级重点公园,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20.4平方米。持续推动城市更新改造提升,完成城镇老旧小区改造234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15.8万平方米。启动迎宾大道地下综合管廊运营平台建设,数字城管GIS地图覆盖达30平方公里,智慧城管项目加快推进,荣获“2022中国领军智慧县级城市”。接下来,我们将抢抓新型城镇化战略,加快建设现代化城市。一是坚持“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要求和“交通先行、功能带动、环境优先、配套同步”的开发原则,加快“五城”共兴,推动功能互补,不断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二是深入推动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科学编制绿地系统规划,稳步推进城市绿地建设,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21.9平方米,积极打造公园城市。三是推动四街四镇一体化管理,深化“大城细管”“大城众管”“大城智管”,加快建设儿童友好城市,争获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提名。
五、关于发展壮大民营经济。近年来,我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秉承“企业是宝,企业家是‘宝中之宝’”的理念,推动民营企业成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和活力源泉。引进高学历人才300余名,开展“便民春风行动”,“政策找企业”等活动,优化企业审批流程,多举措助推民营经济发展。2022年民营经济占全县GDP比重达64.7%。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引进高新技术人才,实施人才强企和科技兴企战略,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科研人才队伍,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加强“互联网+监管”平台的推广力度,持续深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智慧监管,建立政府、企业“面对面”沟通交流机制。提档升级云上营商数字化治理平台,打造“一件事一次办”套餐10个以上,全面建设“机制最顺、治理最智、效率最高、服务最好、法治最优”的营商环境。
此复函已经戴建军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县政协提案委,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云阳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3年6月25日
(联系电话:55129461,联系人:张丽)
抄送:县委督查办,县政府督查办,县政协提案委。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主办:云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云阳县人民政府
网站标识码:5002350018 网站维护联系电话:023-55128091
重庆云阳微发布
新浪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