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雪梅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农业产业带头人培育的提案》(第77号)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我县农业产业发展的关心与关注,对于您的提案,我们高度重视,安排专人具体办理,现就有关情况向您汇报,并请您继续多提宝贵意见。
一、关于要建立有效机制,激发农村干部、新型农民等群体投身乡村振兴事业的激情和热情的建议。
(一) 出台乡村组织振兴方案。为了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稳定“三农”工作队伍,激发农村干部干事激情,中共云阳县委组织部印发关于《云阳县推动乡村组织振兴实施方案》的通知(云委组〔2020〕44号)。文件要求稳妥有序做好从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村(居)委员会主任、专职干部、在村挂职本土人才等优秀村(社区)干部中招录乡镇机关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作。
1. 优先录用村干部。2019年从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主任中招录公务员3名,从优秀村(社区)干部和本土人才中招录事业干部6名,共9名。2020年从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主任中招录公务员6名,从优秀村(社区)干部和本土人才中招录事业干部4名,共10名。2021年计划招录公务员和事业干部10名左右。文件还要求建立落实“固定补贴+社会保险补助+绩效考核+集体经济收益奖励”的村(社区)干部待遇保障体系,实行动态增长,不断提高村干部保障水平。
2. 提高村干部待遇。从2017年1月起每年动态调整村、社区干部补贴标准。今年换届完成,计划在7月份参考周边区县有关标准,及时调整村(社区)干部补贴、离任村干部生活补贴和村(社区)“两委”其他成员、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村民小组长误工补贴等。全覆盖解决村“四职”干部和社区专职干部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从2020年1月起,将回村挂职本土人才纳入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范畴,自愿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000元。每年为村干部和回村挂职本土人才按照200元/人/年的标准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文件强调要加大从本村(社区)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本乡本土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外来优秀人才中的党员中培养选拔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力度,全力打造思想政治素质好、道德品行好、带富能力强、协调能力强、遵纪守法、敢闯敢拼的带头人队伍。2021年换届后,全县478个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来源为本村(社区)致富能手208人、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147人、本乡本土大学毕业生22人、退役军人64人;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为47.8岁,较换届前下降2.1岁,大专及以上学历157人,较换届前提高15.4%,换届实现结构进一步优化,实现年龄学历“一降一升”。
(二)出台乡村人才振兴方案。为了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云阳县农业农村委印发了《关于印发乡村人才振兴队伍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云农发〔2019〕6号)。文件从加大人才培育力度、提升乡村人才队伍素质、支持和鼓励农业科技人才服务基层、建立健全人才激励保障机制,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等方面进行了要求,为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提供了制定支撑。
二、关于要建立人才返乡、下乡激励机制,在政策帮扶、经费支持方面予以倾斜,推动各类人才到农村就业创业的建议。
(一)出台创新创业政策。为了全面激发各类人才返乡下乡创业热情,加快培育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新主体、新动力,鼓励积累了一定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在外人士,顺应本地的市场需求,抓住机遇返乡创业。云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印发全民创业就业五年行动计划系列配套政策的通知》(云阳府办发〔2016〕123号),《关于云阳县万人百亿返乡创业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云阳府办发〔2018〕168号)。
(二)出台农业产业奖励扶持政策。为了鼓励各类人才在粮油、蔬菜、畜牧、柑橘、中药材从事生产、加工,开展农旅融合、品牌打造及科技成果转化,云阳县农业农村委员会、云阳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云阳县财政局、云阳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印发《关于云阳县农业产业扶持政策的通知》(云农发〔2021〕34号)。云阳县农业产业扶持政策出台,为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基本农田“非粮化”,确保我县粮油、蔬菜、生猪等有效供给提供了政策支撑。
(三)出台金融担保贴息政策。对在云创业的青年人才提供创业担保贴息贷款资助,种(养)殖业大户、家庭农场年度贴息最高限额为10万元,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社年度贴息最高限额为20万元,农业企业年度贴息最高限额为50万元。
(四)出台农业产业保险政策。对从事水稻、玉米、生猪、柑橘、能繁母猪、能繁母牛、能繁母羊种养业的市场主体实施农业保险实行补助,帮助降低农业从业人员的风险。
三、关于要创新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培养机制,做好业务交流培训与考察学习的建议。
从2015年至今,县农业农村委利用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基层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等项目,在全县42个乡镇(街道),通过理论培训、现场实操、外出参观学习等方式,举办了柑橘、粮油、蔬菜、中药材、牛羊、生猪、水产等培训班600余个,培训农民30540人,其中贫困户13121人。近几年,县农业农村委在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断创新培养模式,为全县农业产业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到目前为止全县累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7215人,认定初级职业农民357人,评定农民技术员36人,农民技师共16人,培育青年农场主94人,建设创业孵化基地9个。黄瀚峰等学员被重庆市农业农村委、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评为重庆市“百名新型职业农民”,刘功成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百名优秀学员”。具体做法如下:
(一)分层分类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
1. 举办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县级班。针对全县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合作社骨干成员等新型经营主体,分批次在县城开设柑橘、蔬菜、粮油、牛羊、生猪、淡水养殖等专业县级班,通过7-15天理论、实操、座谈及参观等形式培训,我们培养了一批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的生产经营型、专业技术能型、社会服务型高素质农民。近几年,县级班共培训高素质农民1772人。
2. 举办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乡镇班。乡镇班是在柑橘、蔬菜等产业发展较好的乡镇或者村社开办的,对象主要是在当地产业发展较好的种、养殖户等,乡镇班的培训对象层次稍为低一点,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注重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加强操作层面的培训,以提高种养殖户农业技术应用水平。近几年,乡镇班共培训高素质农民 5443人。
3. 举办农民田间学校师资培训班。为了探索基层农技推广服务新模式,今年县农村委针对种植养殖大户举办了农民田间学校师资培训,希望通过培训让新型经营主体成为真正贴近农民、受农民欢迎的新型农技推广人。今年共培训50名农民师资,其中有3名同志参与今年讲课。
4. 举办贫困户专门培训。近5年,县农村委在乡镇、村社举办贫困户专门培训班139个,培训了13121人,通过培训激发了贫困户内生动力,提升其种、养殖技术水平。
5. 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在春耕、春播等关键农事季节,针对绝大多数农民年龄大、文化低、识记能力弱的实际,县农村委把培训直接搬到田间地头,手把手的教他们实用技术,实现现炒热买。今年,开展实用技术培训2700人。
6. 开展了一对一技术指导。对种、养殖大户建立档案,定期不定期派专家或县级技术员到他们家中进行一对一的技术指导,帮助解决生产技术问题,今年已开展一对一技术指导318人次。
7. 开展外出考察交流学习。积极组织优秀种养殖户到忠县、奉节、潼南、铜梁、四川双流、温江、蒲江、宜宾等地现场参观实习,通过外出参观学习开阔了学员视野,增强了发展产业的信心和决心,到目前为止累计外出参观学习人数达4000人次。
(二)探索建立“三位一体”职业农民教育培养体系
通过教育培训、认定管理、后期扶持,让农民职业化、教育培养体系化。教育培训主要是做好“三精选一科学”,即精选培训对象、精选培训教师、精选培训课程,科学确定培训班次,分层分类开展形式多样的职业农民培训。认定管理主要是广泛宣传、积极组织符合条件的新型农民规范有序地参与职业农民的认定。后期扶持,一是农业项目优先向新型职业农民倾斜。二是针对新型职业农民开展一对一技术指导、专家结对子活动、能力再提升等培训,帮助新型职业农民解决生产上的技术问题。
四、关于要建立地方政府、农业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深化产学研合作机制,加速农业高校、科研院所的创新成果向农村转移,鼓励农业产业经营主体在品种优选,研发等科技自主创新的建议
(一)开展农业科研课题研究。与科研院所合作,积极探索培育中高山海拔适宜发展柑橘新品种。与重庆市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云阳县芗植山农业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云阳县高山柑橘品种区试园,共同探索适宜500-700米中高山海拔栽植的柑橘品种,用科学技术解决云阳柑橘栽培海拔问题,优化不同海拔区域的品种结构。
(二)建立专家工作站。与中柑所、县科技局、恒汇橙农业公司合作,在双龙镇三堂村建立总投资600万元、占地1500平方米柑橘研究所和专家工作站,为解决我县柑橘品种、品质、管护等技术问题,推动柑橘产业单产提升和品质提高。作为重庆市柑橘专家大院和重庆市科技特派员工作站,中国农科院柑橘研究所专家定期举办柑橘培训,向镇、村(社区)干部、产业大户、农业企业,介绍柑橘产业发展前景、发展方向、管护技术等。
(三)建立乡村振兴分院。积极筹建乡村振兴学院云阳分院,重点解决柑橘、蔬菜、粮油等产业发展中技术难题,培养更多农村实用人才;与三峡职业学院合作,针对我县水产养殖等开展科学研究,为稻田养鱼、养虾、养蟹提供云阳方案。
(四)共建销售服务站点。县职教中心积极与“云阳梯城网”合作,共建“云之浓”电子商务服务中心。探索在各乡镇(街道)设立服务网点,面向全县各乡镇(街道)进行农特产品销售、品牌打造,乡村特色旅游推介,开展电商人才培养和培训,定向为乡镇(街道)输送网络销售人才。
(五)打造乡村振兴专业群。2020年,县职教中心进行了专业改革,将原电子商务专业、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会计电算化和计算机平面设计4个专业进行重组,形成乡村振兴专业群,专业培养服务乡村振兴的技能型人才。学生毕业后将优先推送至各乡镇(街道)网络销售、乡村旅游相关行业。
五、关于营造鼓励农业产业带头人文化氛围,树立农业产业行业带头人榜样的建议
(一)加强学历提升教育。我县与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合作,筹建三峡职业学院云阳县学历教育分院,重点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技术人员、乡村致富带头人等学历提升问题,为农业产业带头人长期、系统学习提供机会。
(二)加强政策理论宣讲。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中,我们开设了党史学习教育课,聘请党校老师专门授课,引导青年民营企业家“听党话、跟党走”,提高高素质农民思想素质、政治素质。
(三)树立先进典型。加强“百名新型职业农民”刘功成、于奇郎、黄瀚锋等先进典型宣传,从而激励和引导优秀农民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关心农业、关注农村、关爱农民的良好氛围。
此复函已经钟学坤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县政协提案委,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云阳县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1年6月28日
(联系电话:55185068,联系人:彭敏)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主办:云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云阳县人民政府
网站标识码:5002350018 网站维护联系电话:023-55128091
重庆云阳微发布
新浪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