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云阳县委宣传部
关于县第十四届政协第四次会议
131号提案的复函
潘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公益论坛的建议》(第131号)收悉。经与县教委、县文化旅游委、县文联等协办单位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高度重视、健全机制,举办“中华文明讲堂”
2017年6月,县委宣传部印发《关于举办“中华文明讲堂”大力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通知》(云委宣〔2017〕32号)。讲堂设计有统一标识,组建了专兼职队伍,策划了讲授专题,固化了开办阵地,还打造了一档栏目,通过县级媒体传播观看。自中华文明讲堂开办以来,相继邀请了三峡学者胡亚星、重庆市国学研究会资深研究员丁峰、教育部国培专家及全国文明礼仪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余绍龙、三国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刘昌海等人,
讲授《云阳的历史文化》《漫谈云阳张飞庙》《家风家训》《孝道——中华传统文化之根》《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兼谈张飞忠勇形象》等内容,并现场录制后通过云阳电视台、云阳手机台等媒介向全社会推送,深受群好评。
二、深化教育、传承发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沁润校园
近年来,我县学校通过编印读本、开设讲坛、传授技艺、创建品牌等,积极引导师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精神内涵。一是与课程建设相结合,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课程(每个月不少于2课时),在全国率先以县为单位整体推行文明礼仪教育,文明礼仪教育案例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优秀案例等。二是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利用民族传统节日等重要时间节点举办国学讲座、经典诵读、民族艺术表演等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活动500余场。三是与特色学校建设相结合,学校“一校一品”特色项目发展要向非遗名录、传统体育项目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延伸。已建成盘石小学版画(石印)、清水民族小学土家织锦、农坝小学竹编等20个县级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平安小学莲厢、龙池初中葫芦丝等17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项目先后成功创建市级、国家级特色学校。
三、强化引导、内外联动,切实增强文化自觉自信
一是出台了《云阳县文艺创作扶持激励办法》。文件自2018年8月执行以来,通过每年对入选的文艺作品进行扶持激励,极大的调动了大家投身文艺创作的热情,对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二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文化活动。依托送文化下乡、张飞庙庙会、梯城黄桷树剧场等活动载体,联动各文艺协会、团体,培育本土文化文艺人才队伍,精心推出《耀灵石工号子》《高阳板凳龙》等传统文艺节目,通过文艺形式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每年累计开展演出活动千余场。三是区域文化联盟落实资源共享。努力实现渝东北片区公共文化资源共享,推动片区全民艺术普及和免费开放工作,组织文化文艺人才交流互动,实现渝东北片区文化和旅游水平的整体提升,已先后举办书法美术摄影展、民家进基层讲座、电声摇滚音乐会、广场舞展演、全民读书月等区域联盟活动。
下一步,我县就更好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更深入探索。一方面做实做靓已有举措,切实打造好自创品牌“中华文明讲堂”,拓展校园传承成果,加大社会宣传引导和人才队伍培育。另一方面也要开辟更多交流互鉴的渠道,强化互联网思维,展现出自信、开放、包容的文化发展姿态。
此复函已经王辉常务副部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县政协提案委,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中共云阳县委宣传部
2020年6月18日
(联系电话:张富,联系人:55128412)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主办:云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云阳县人民政府
网站标识码:5002350018 网站维护联系电话:023-55128091
重庆云阳微发布
新浪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