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阳县金融工作服务中心
关于县第十八届人大六次会议20250084号
建议的复函
宁波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服务中小型企业金融服务先行的建议》(第20250084号)收悉。经与县农业农村委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乡村振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中小企业则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源泉,二者共同构筑起国家经济的坚实根基。而金融服务作为资源配置的关键枢纽,对涉农主体和中小企业的成长起着决定性作用。一直以来,县委县政府将推进乡村振兴和服务中小企业作为重点工作,从创新金融产品、优化融资模式、落实惠企政策等方面,为企业量身定制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方案,确保优质金融服务先行、力争金融活水精准滴灌,护航全县中小企业稳步前行。
一、云阳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和服务中小企业现状
(一)聚焦产品服务创新,在量身定制上增精度
一是特色金融产品“多样化”。云阳县各银行通过不断丰富信贷种类、创新担保方式、完善产品体系,目前已推出农业特色信贷产品数十种,如重庆农商行云阳支行的“渝快振兴贷”2024年发放763笔10312万元,重庆三峡银行云阳支行的“活体贷”2024年发放2笔285万元,重庆银行云阳支行的“设备更新贷”2024年发放2笔794万元,有力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二是线上信贷产品“便捷化”。全县金融机构坚持以大数据应用为主要技术手段,抓取客户外部信息,主动筛查、自动审批,精简审贷流程,保证放贷效率,2024年全县新增投放各类线上贷款57.8亿元。三是金融业务办理“数智化”。全县各银行机构以“客户+科技”为发展主线,积极推广银行APP客户端、“无纸化”线上办贷和电子合同等,让金融服务更主动精准、更触手可及。
(二)聚焦创信授信用信,在惠民便企上增温度
一是政策引导推动“整村授信”。出台《云阳县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实施方案》,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引导各银行机构积极推动信用户、信用村镇与文明户、文明村镇等融合共建,并在授信和服务方面给予优先支持。截至2024年末,各银行推进“整村授信”实现全县行政村覆盖率达100%,建档12.9万户,实现预授信11.77万户、金额18.33亿元,累计放贷2.78亿元。二是“信用+金融”帮助企业少跑腿。云阳打造了“信用+三农+金融”模式,进一步提升“信易贷·渝惠融”平台金融服务能力,创新信用信息“采集—申请—审批—放款”全线上、零纸质材料处理流程。截至2024年末,全县信用贷款余额91.62亿元,同比增长27.15%,为推进乡村振兴和中小企业发展注入了强劲金融“活水”。
(三)聚焦助力企业发展,在金融支持上增力度
一是加大涉农和中小企业信贷投放,2024年全县涉农贷款余额236.85亿元,占全县贷款余额的62.62%;全县中小企业贷款余额143.53亿元,占全县贷款余额的37.94%;2024年各银行机构使用支农支小再贷款金额18.4亿元,支持3000余户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获得低息贷款,有力推动了全县“三农”经济和实体经济发展。二是强化融资担保支撑,县内2家融资性担保公司主要为初始和成长阶段的实体经济提供担保服务,并将担保费率降到1%以下,2024年2家担保公司共担保569笔41982万元。三是贴息政策落实到位,针对具有一定规模、从事农产品加工和牛羊生产的经营活动主体,云阳通过贴息补助的方式,切实为企业降低金融成本。近三年来,共为69家新型经营主体发放贷款贴息627.09万元,贷款总额达5.57亿元,补贴力度也呈逐年上升趋势。
二、云阳农业企业信息共享机制建设现状
针对县内农业企业信息共享,目前我县已建成2个信息共享平台和1个信息共享体系。
(一)企业信用信息平台。县市场监管局牵头建立的企业信用信息平台已实现全域覆盖,归集市场主体登记注册、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信用信息,形成全景式信用档案,该平台支持政府部门间实时传递和无障碍交换,为金融机构提供“一站式”信用查询服务,有效解决了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目前,我县涉农企业达7866家。
(二)品牌推广信息平台。依托县委、县政府背书精心打造了“天生云阳”地方特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自2015年发展至今,“天生云阳”已得到市场广泛认可,其产品从首批25个产品到目前已发展为55个品类426个单品,销售额从当初的5000万元增长到20多亿元,该平台已成为我县推广特色农产品的重要途径,平台推介的优质产品一定程度体现了我县特色农业发展方向及农产品质量标准,为企业生产经营发展提供信息参考依据。
(三)三农信用体系建设。县发改委全面收集五类农业经营主体(农户、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业企业)的基础信息及生产经营数据,建立对应主体信用档案,为农业企业信息共享奠定了基础。截至目前,已累计采集医保、社保、政策补贴、等106项1659个字段数据资源,共计2266万条涉农数据。
三、云阳金融生态环境保持健康稳定
(一)严格落实惠企政策。一是督促全县金融机构严格落实减费让利政策,2024年全县新增企业贷款利率3.92%,在渝东北地区保持较低水平;2024年云阳兴农担保公司通过担保降费为206家企业担保贷款节省518万元担保费用。二是各银行机构积极支持经营困难企业,不盲目抽贷断贷,2024年各银行机构累计为4309家企业办理延期展期续贷24.44亿元,保障企业正常经营。
(二)严守合规经营底线。一是通过抓实日常监管,引导县内金融机构持续完善内控机制,会同云阳金融监管支局定期开展合规风险排查、业务流程优化等工作,推动县内金融机构稳健发展。二是指导金融机构主动公开收费项目,确保收费透明化、规范化,提升金融服务公信力。目前,全县金融机构均未发生非法集资、高利放贷、暴力追贷等重大违规行为,金融市场秩序持续向好。
(三)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建立云阳县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专项工作机制,形成上下联动、部门协作的合力,推进防非打非工作全链条治理,并统筹协调部门和街道开展风险排查、宣传教育等工作。2024年我县非法金融活动防控指标评价均为A档,全县金融生态环境保持良好。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您此次提出的建议对我们的工作非常有帮助。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坚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目标导向,聚焦企业融资难题,突出“细实快精”,以更优质的金融服务供给、更精准的金融产品创新、更务实的金融举措落地,为全面服务乡村振兴和中小企业发展注入更加强劲金融动力。
(一)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提升金融精准支持力度
一是深化对接机制,畅通银企融资渠道。落实中央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深化“云阳见面”融资对接服务机制,搭建常态化“政银企”线上线下对接平台,动态梳理并推送重点项目和企业融资清单,引导各银行机构采取“一链一策”、“一企一策”等创新服务模式,提高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的沟通合作效率。二是推广特色模式,强化三农金融赋能。大力推广“信用+三农+金融”模式,创新运用“牲畜+农险+信贷”模式,进一步推进“活体贷”等金融产品迭代创新。引导保险机构优化拓展“保险+期货”农业新型险种,探索增加“保险+期货”模式的品种覆盖面,推动惠及更多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三是落实政策要求,增强金融滴灌效能。积极落实国家“一揽子金融政策措施”,确保政策直达企业。鼓励县内金融机构围绕云阳“一主两辅多特色”农业产业体系,积极向上争取开发更多基于生物资产、设施设备的抵押贷款产品,如“圈舍贷”、“青贮贷”等,不断增强金融政策、金融资源对乡村振兴和中小企业滴灌的精准性、有效性。
(二)深化资源整合与共享,夯实三农金融基础生态
一是深化信息共享机制建设。积极配合县农业农村委、县发改委等部门探索升级现有信用信息平台,整合农业、税务等部门数据,重点归集生产经营、交易流通、信用行为三类数据,解决涉农主体资产估值不准、信用状况不清和农户征信白户贷款等问题,弥补银行在“三农”领域的数据缺口,降低企业融资风险,提升银行放贷信心。二是优化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扩大“整村授信”覆盖面与精准度,对已建档的农村家庭开展动态信用评估,根据生产经营变化调整授信额度,实现“应授尽授”。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金融机构推出“信用升级计划”,通过培训、合规指导提升企业信用资质,提高企业融资能力。
(三)加强行业监管与引导,营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
一是加强金融行业监管。强化各级金融监管部门的联系,密切关注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的风险监测与合规运行,切实提升金融行业的发展质量。突出做好重点领域的风险监测与防范,通过曝光非法集资、“伪金融”诈骗等典型案例,提升企业和群众的风险防范意识。二是强化金融知识普及。联合金融机构、乡镇街道和部门等开展“金融知识下乡”等活动,提升涉农经营主体金融工具使用能力和融资政策理解能力,逐步消除“金融认知盲区”。针对不同类型企业需求,组织专题培训活动,引导企业选择正规金融机构和合法融资渠道。三是完善金融考评体系。定期统计并公开涉农贷款、信用贷款、惠企政策落实情况等关键指标,形成每月通报机制,并将其纳入“云阳金融机构服务全县高质量发展评价激励办法”考核,增强金融机构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的积极性、主动性。
此复函已经县委常委,县政府常务副县长王凤艳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县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云阳县金融工作服务中心
2025年6月25日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主办:云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云阳县人民政府
网站标识码:5002350018 网站维护联系电话:023-55128091
重庆云阳微发布
新浪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