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阳县生态环境局审查建设项目环评信息公示表
云阳县生态环境局审查以下建设项目环评文件,现公告有关环评信息,接受社会监督,公示期为2022年8月19日至2022年8月25日。环评文件查询方式:http://www.yunyang.gov.cn/。
反馈意见受理方式为电子邮箱:842686873@qq.com,传真:023-55162983,电话:023-55335655,通信地址:重庆市云阳县云商大厦2楼环保窗口,邮编:404500。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可自公示起5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向我局提出听证申请。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地点 |
建设单位 |
环评机构 |
项目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和环境保护对策与措施 |
相关部门意见 |
建设单位开展的公众参与情况 |
1 |
云阳县泥溪河综合治理工程上军家坝段 |
云阳县龙角镇 |
云阳北城建设有限公司 |
重庆清峡环保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云阳县泥溪河综合治理工程上军家坝段项目位于重庆市云阳县龙角镇境内,为改善泥溪河龙翔电站下游河道行洪条件,扩大河道行洪能力,对泥溪河流域龙翔电站下游580~6600范围中的5219.6m长度河道进行疏浚以及上军家坝滩面建设420m长的护岸边坡。项目建设内容主要为工程规模涉及河道疏浚长度5219.6m,治理工程守护长度420m,主要工程量如下:疏浚区疏浚量349286.1m3,治理工程区开挖方量6943.3m3,堆渣场堆渣区128829.9m3,浆砌石580.4m3,干砌石1328.5m3,干码石4978.5m3,散抛石6171.2m3,砂碎石垫层616.1m3,博撒草籽护坡44728.2m2。 |
(1)生态环境 1)施工期 ①陆生生态:施工期应加强对当地居民和施工人员保护陆生动植物的法制宣传教育,禁止毁坏工程占地范围以外的耕地、破坏植被等对陆生动植物有不利影响的活动。大力宣传两栖、爬行动物对农林卫生的有益作用,如蛙类、蛇类等要摄食大量害虫、害鼠,呼吁当地居民和施工人员自觉保护野生动物。严禁非法猎捕珍稀鸟类及对人类有益的鸟类。划定施工范围,避免占地范围外的植被受影响。开挖表土用于植被生态恢复。在工程竣工前,将根据各地段的实际情况,并综合考虑区域生态建设,因地制宜地对各类施工迹地进行绿化恢复,尽量减少工程区内的施工痕迹。 ②水生生态:生活垃圾袋装化,存放至农村生活垃圾指定存放处,由环卫部门统一收运处置。尽量租用离河道较远的农村居民住宅作为施工营地,以减少生活污水对河道可能产生的影响。施工用料的堆放应远离水体,选择暴雨径流难以冲刷的地方。部分施工用料若临时堆放在河岸附近,应在材料堆放场四周挖明沟,沉沙井、挡墙等,防止被暴雨径流进入水体,影响水质,各类材料应备有防雨遮雨设施。施工时禁止将污水、垃圾及其它施工机械的废油等污染物抛入水体,应收集后和岸上的污染物一并处理。合理组织施工程序和施工机械,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排水设计和施工,做好工程完工后生态环境的恢复工作,以尽量减少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对水生生物的影响。采用“先导流、后施工;先中央、后两侧”的施工方案,可有效减少施工过程中对地表水的扰动;选择三峡库区泄洪期和区域干旱少雨时段施工,可避免水下施工,减少对地表水扰动程度;通过开挖形成的自然沉淀池让高SS浓度河水自然沉淀;时刻关注天气预报,选择晴天施工,下雨前及时清理河道内疏浚松动的疏浚料,减少雨水冲刷造成地表水污染;河道拥有一定的自净功能,受污染地表水在径流过程中通过不断自净、沉降后,可改善地表水水质。河道水岸附近区域内,应避免肆意倾倒土石方等工程行为,保护好水域周边区域内生态环境,以免造成水土流失,对河道内水生生物造成影响。加强渔政管理。工程环境管理部门应积极协助当地渔政管理部门做好鱼类的保护及宣传工作。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提高施工人员认识,遵守渔业有关法律法规,自觉保护鱼类物种资源;施工中注意生态环保,杜绝人为破坏鱼类物种资源,严禁炸鱼、毒鱼、电力捕鱼等。施工过程中,发生直接伤害珍稀特有鱼类及其它保护水生动物的事件,施工方应采取紧急救护措施对受伤珍稀特有鱼类进行救治救护,并及时向保护区管理机构及当地渔政主管部门报告,对于国家保护鱼类,相关人员要在24小时内到达现场进行救治。施工方应配备必要的救护设备。临时救护设备包括:运输设备、增氧设备、药品等医疗卫生设备、各种网具等。 ③消落区保护措施:施工建设期间,严格控制消落区内占地红线,尽可能减少对消落区的占用。项目施工期间回填区域回填至标高后应立即覆土绿化。加强消落区管理,禁止村民在消落区上开垦田地,破坏消落区地表层及植被。加强对消落区复绿植被的跟踪监测,及时对复绿区域受到人为破坏或自然死亡的植被进行补种。 ④生态恢复措施:施工完成后,施工场地、临时堆场占地拆除后覆土、绿化。划定施工作业范围和路线,不得随意扩大,按规定操作。严格控制和管理运输车辆及重型机械施工作业范围,尽可能减少对土壤和植被的破坏以及由此引发的水土流失。合理安排工期,土石方工程施工尽量避开雨季。土石方临时堆放区,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表面覆盖防雨塑料布等,防止弃渣水土流失造成环境污染。施工结束后立即恢复地表植被,种植速生的乔、灌木植物。工程应注重绿化工程建设,既可有效减少水土流失又起到环境美化的作用。 总体而言,采取上述措施后,施工期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 2)运营期:项目运营期无经营性活动,受人为活动影响较小,通过施工期对施工迹地覆土、绿化后,将会在施工迹地上形成新的自然生态系统。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应加强巡视检查,对未成活的复绿植被进行补种;定期对护岸边坡进行检查,避免河水对护岸边坡冲击后造成损坏,从而导致河道行洪能力降低、水土流失。采取上述措施后,项目运营期对生态环境为有利影响。 (2)地表水环境 本项目在施工场地内设置1座处理规模25m3/d的隔油、沉淀池,处理车轮冲洗废水、机具冲洗废水,废水处理后废水回用于车轮冲洗、扬尘洒水等。隔油沉淀池底部的泥浆定期清掏,与疏浚淤泥一并处理,严禁随意排弃。 淤泥干化场淤泥中含水一是经自然蒸发损耗,二是配套建设浸出水收集沟和沉砂池,淤泥浸出水经沉砂池沉淀处理后回用作场地洒水抑尘;临时堆料场四周设置截水沟,截水沟末端设置沉砂池,浸出水经沉砂池沉淀处理后回用场地洒水抑尘,防止雨水冲刷后从而造成地表水污染。 本项目施工场地内不设食堂和住宿设施,施工人员均为龙角镇村民,少量管理人员租用附近村民住房,产生的生活污水经村民家中化粪池收集后用于农肥,不外排。 本项目主体工程-河道疏浚不可避免的造成施工段河道内地表水体扰动,从而破坏水体底部泥土层的稳定,造成地表水污染。本项目河道疏浚过程中采用“先导流、后施工;先中央、后两侧”的施工方案,可有效减少施工过程中对地表水的扰动;选择三峡库区泄洪期和区域干旱少雨时段施工,可避免水下施工,减少对地表水扰动程度;通过开挖形成的自然沉淀池让高SS浓度河水自然沉淀;时刻关注天气预报,选择晴天施工,下雨前及时清理河道内疏浚松动的疏浚料,减少雨水冲刷造成地表水污染;河道拥有一定的自净功能,受污染地表水在径流过程中通过不断自净、沉降后,可改善地表水水质。采取上述措施后,施工期对地表水环境影响较小。 (3)声环境 项目施工期噪声源主要来自施工机具设备噪声以及运输车辆交通噪声等。施工期应选择低噪声的先进设备,控制使用高噪声设备,对高噪声设备设置临时设备间、通过墙体隔声;各类施工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夜间一般不得施工作业;运输车辆经过居民住宅时采取缓速、禁鸣等措施。在采取上述措施后,施工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将得到有效减缓。采取上述措施后,施工期噪声对环境影响较小。 (4)环境空气 项目施工期废气主要为施工扬尘、施工机械尾气以及疏浚淤泥干化异味等。施工期各类材料应采取密闭运输,堆放于工棚内,并进行遮盖;运输车辆限速行驶,减少路面扬尘;各施工区加强洒水抑尘,严禁高处抛撒;此外,通过采取选择尾气达标施工机械,注意机械的保养和维修等措施尽量减轻施工机械尾气不利影响;施工结束后对裸露地表及时绿化;采用石灰对淤泥干化场中疏浚淤泥进行除臭;合理布局。经上述各措施治理后,施工废气、扬尘及疏浚淤泥异味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5)固体废物 1)施工期:施工中建筑垃圾的钢筋头、废包装纸、塑料等建筑弃渣,尽量回收利用,不能回收的建筑垃圾统一运送至政府指定渣场填埋;开挖土石方优先选用砂石料作为护岸边坡建设用石,剩余部分优先用于回填区回填,最终剩余的部分运至汪家沟弃渣场回填处置,疏浚淤泥存放于淤泥干化场中,干化后作绿化覆土;生活垃圾分类袋装,存放至农村生活垃圾指定存放处,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收运处置。采取上述措施后,施工期固体废物对环境影响较小。 2)运营期:应加强河道内生活垃圾、枯枝落叶等进行组织清理,清理的垃圾交由环卫部门处置。采取上述措施后,运营期固体废物对环境影响很小。 |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主办:云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云阳县人民政府
网站标识码:5002350018 网站维护联系电话:023-55128091
重庆云阳微发布
新浪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