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无障碍 适老化 繁体版 智能机器人 支持IPV6
当前位置:部门>县民政局>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重点信息公示


A

云阳民函〔2023〕119号

云阳县民政局关于县政协第十五届二次会议051号提案的复函

赵天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镇村地名文化建设工作的建议》(第051号)收悉。经与县文联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您建议“全面摸排:组建专门的工作小组,摸排、核实、汇总全县乡镇(街道)名、行政村(社区)名的来历、含义和历史沿革,并登记造册。”

我县工作开展情况:云阳县已成立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并于2014年6月—2018年11月进行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建立全国地名信息库,收录地名11大类共计20356条。其中:行政区域43条,群众自治组织478条,非行政区域360条,水系461条,居民点14214条,交通运输设施2487条,水利、电力、通信设施591条,纪念地、旅游景点167条,建筑物134条,具有地名意义的单位1421条。涉及内容包括:标准地名名称、使用时间、设立时间、地名来历、地名含义、历史沿革、照片、详细地址等相关信息。重庆市民政局暂未对该系统进行脱密处理,待脱密处理后可通过网络平台查询。

二、您建议:“多渠道宣传发掘:通过故事征集、摄影比赛等多种方式开展地名文化宣传活动,宣传发掘地名历史故事。”

我县工作开展情况:县文联2019年出版《渐行渐远的斑斓》、《千年盐都古镇云安》等书籍,通过85个图文并茂的故事讲述了云阳优秀的地名文化。县民政局已通过前期广泛收集、汇总覆盖全县的120个地名文化故事,待编撰成书本后,将进一步宣传推广云阳地名文化。

三、您建议:“建设地名标志:新设置地名标志或维护更换现有旧废地名标志,地名标志须能体现当地历史文化特色,并将地名的来历、含义和历史沿革铭刻其上。可分批实施,首批以乡村振兴、有独特地名历史沿革或红色基因的镇村为重点,逐步在全县镇村全面铺开。”

我县工作开展情况:建设地名标志,属于做好乡村地名服务工作的重要内容。为此,县民政局高度重视,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乡村地名服务工作的通知》(云阳民发〔2023〕10号),明确要求“规范乡村地名管理、加强乡村地名文化建设、推动地名赋能乡村振兴,明确了设立地名标志重点、规范和执行标准。《重庆市地名管理条例》规定:“城镇内道、路、街、巷的地名标志,由城市管理部门设置、维护和管理;自然地理实体、行政区划和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所在地以及乡村内道、路、街、巷的地名标志,根据属地管理原则,由县民政局指导,所在乡镇(街道)设置、维护和管理;公园、广场、自然保护地、开发区、园区,具有重要地理方位意义的住宅区、楼宇和交通运输、水利、电力、通信、气象等设施的地名标志,由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设置、维护和管理。”接下来县民政局将督促有关乡镇按照职责分工逐步抓好落实,探索地名政治、文化与治理等方面的功能作用,打造独特的“乡村地名文化景观”,持续深化乡村地名采集上图和深化应用,使地名“实起来”“活起来”“用起来”,更好助力乡村振兴。

此复函已经吴剑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县政协提案委,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云阳县民政局

2023年6月20日

(联系电话:55160628,联系人:李娟)

抄送:县政府督查办,县政协提案委。


主办:云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云阳县人民政府

网站标识码:5002350018 网站维护联系电话:023-55128091

ICP备案:渝ICP备12003733号-1 渝公网安备:50023502000110号

重庆云阳微发布
新浪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