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以来,云阳县将落实“双减”作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政治任务、构建教育良好生态的关键举措和回应群众关切的民生工程,坚持以学校教育为主阵地,以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为根本,以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行为为抓手,深入推动“双减”落地见效。今天,小编将带你走进海峡小学,看看他们是如何开展“双减”行动的。
海峡小学
三聚焦落地“双减”,助力教育教学提能升级
海峡小学以减负、提质、增效为目标,聚焦队伍建设、教学改革、学生发展落地“双减”,助力教育教学提能升级。
一、聚焦队伍建设,为减负提质强基
一是常态化智慧学习。教师每期读专业专著,撰写心得,促进专业素养提升。开设“朗读吧”“教育大讲堂”“教师论坛”系列活动强化语言能力提高。坚持“每周一诗篇,进步一点点”粉笔、硬笔、软笔书写大练笔,展示扎实的基本功。开展“海峡杯”颁奖典礼、“海博馆”入馆仪式、教师年会等活动提升教师归属感。
二是优质化常规教研。临堂会诊、同课异构、课例分析、教研沙龙、读书分享等活动成为日常教研新常态。每两周一次教师论坛,每月一次教学六认真评比展示,每期一次“耕耘杯”教学技能大赛,实行班级灵动华、点评现场化、议课集中,全面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每期主动选派教师上示范课、展示课、送课下乡等,助力教师培养。学校教师朱文华、张美玲、梅光琼等人在市县级赛课、作业设计等活动中多次获一等奖。
三是特色化校本教研。以市级课题、县级课题研究为依托,开发《诵读视角》《博乐阅读》《生活中的数学》《墨香》《七彩童年》《红领巾之语》等特色校本教材20余册,构建符合学校实情的“博乐课程”体系,实现校本课程精品化目标。
四是示范化名师引领。以学科为纽带,充分发挥优秀骨干教师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教教科研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每年定期开展3天新进教师岗前业务培训,互帮互学,实施“青蓝工程”,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双方纳入捆绑考核。通过县级小学语文、小学数学、阅读名师工作室,引领教师立师德、铸师魂、强师能。
二、聚焦教学改革,为减负提质蓄能
一是推进博乐课堂,提升教学质量。通过学习借鉴、实践反思、融合创新,努力构建“先学后教,当堂反馈”的“博乐”课堂教学模式。积极推行“1+X”博乐阅读,实施晨诵引“博乐”、课内助“博乐”、专课领“博乐”、课外推“博乐”、家校共“博乐”,从考察学生“一时能记得住的知识”转向“一生能带得走的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二是优化作业设计,严格作业改评。坚持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家庭作业校内完成原则,以年级组为单位成立作业设计研究小组,精心设计新颖和多样化的弹性作业,包括“基础性、综合性、实践性”三类,研发形成校本教材。规范格式、明确完成时间,做到“四精”,即精选、精练、精批、精讲,“四必”,即练必收、收必批、批必评、评必纠,凸显作业全面育人的功能。“双减”以来,学生完成作业时间更少,作业质量更高。
三是丰富教学形式,拓展学科内涵。开展“博乐阅读”和“红领巾之韵”活动,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学生的传统文化和国学经典涵养。把活动融入数学文化,开展编数学小报、玩转数学游戏、撰写数学日记、演数学文艺、解数学趣题、“遨游数海”游园会、“乐享嘉年华”等活动,评选“最美数学达人”,让学生在活动中去发现、去创造。
四是探索评价方式,精准评价导向。实施“七星多元评价”,坚持用好评价的激励和导向作用。课堂中积极启发学生,作业中真诚鼓励学生;活动中用心欣赏学生。每期组织评选“阅读之星”“劳动之星”“学习之星”“体育之星”“礼仪之星”“科技之星”“志愿者之星”“艺术之星”,《励志七星少年,点亮魅力人生》德育案例荣获教育部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首批优秀典型案例在全国推广,《七星育人课程》荣获重庆市2021年德育精品课程评选一等奖。
三、聚焦全面发展,为减负提质添翼
一是尚美提升艺术修养。以“翰墨轩”“琴韵社”工作坊为突破口,全力推进艺术教育,每期展示一项个人才艺。每生掌握一项艺术特长,全校传承书法、国画传统文化,践行文化自信。近年来,学校师生书画作品荣获市县级一二等奖荣誉200余人次,多件学生书画作品被重庆市少年宫收藏。
二是特色增强育人厚度。以课后服务、社团活动、学科教学为载体,开发特色课程,促进五育融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行“5+2”“1+1”模式,开设有书法、国画、长笛、竹笛、阮、二胡、古筝、合唱、篮球等27个精品社团,制定社团考级制度,形成阶梯式培养模式,让每位学生乐在海峡、享在海峡、成长在海峡。口风琴、长笛等社团荣获重庆市课堂器乐大赛一等奖,成功创建重庆市义务教育阶段艺术教育特色学校。
三是健体促进体魄强健。全员普及篮球、跳绳两大运动项目,定期举办“红领巾杯”篮球比赛和“七星杯”跳绳比赛,丰富大课间活动,春秋两套活动方案交替进行,全覆盖推行个性化体育作业,促进孩子强身健体、快乐成长。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主办:云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云阳县人民政府
网站标识码:5002350018 网站维护联系电话:023-55128091
重庆云阳微发布
新浪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