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阳县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县政协第十五届一次会议044号提案的复函
陈先懂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我县工业经济产业发展的问题及建议(提案)》(第44号)收悉。我委牵头会同县发展改革委、工业园区管委会等部门单位进行了专题研究,现作如下回复:
一、关于“ 培养龙头企业”建议的回复意见
全县围绕三大产业集群,10条重点产业链,建立“双群主”“双链主”工作机制,推动群链企业做大做强、融通发展。一是引导“群主”“链主”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品牌质量提升等方面发力,指导三峡云海药业、诚信杭萧钢构申报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一企一策”指导云为新能源、鑫鑫磁芯、联宇电子等产业链重点企业升规;借力群链主力量,整合摸排县内重点可配套企业,积极牵线搭桥,引导本信电子与云阳聚财管道融通合作,雄业玩具在人和街道、龙角镇、水口镇、洞鹿乡等乡镇建设“卫星工厂”。二是全面梳理出科技创新、减税降费等5方面31条惠
企政策,形成《云阳县工业企业稳企惠企政策清单》,发动驻企服务员力量,有针对性地将政策推送给群链企业,将政策特征与适用企业进行匹配,识别企业适用政策和需求,形成针对不同企业的政策包。经梳理汇总,今年拟对金田塑业等128家群链企业,兑现工业惠企政策1300余万元。
二、关于“大力发展制药工业”建议的回复意见
(一)加强中药材种植标准化建设,扩大规模,提升产品竞争力。以中药标准体系建设和推广应用为核心,加速规范化中药材基地建设,推动中药材优良品种的选育和无公害规范种植。以云奉毗邻沿线中高山区域为主,在上坝、农坝、石门等500米以上中高山区域推广建设标准化规范化中药材基地。大力发展2—3种标准化、规模化的道地药材,建设机械化、标准化、规模化的党参、小茴香等道地中药材种植基地,打造云阳绿色中药材和有机中药材品牌,力争成为“渝字号”主要特色药材。大力发展菊花、天麻等优势中药材,加大乌天麻品牌推广力度,普及乌天麻独特功效,打造云峰山乌天麻文化体验基地。建设集药膳、药浴、药疗、中药材观光、休闲避暑、养生等于一体的中药材种植生态园旅游基地,建设上坝、清水中医药休闲避暑养生度假胜地,推动中药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二)加大中药材产业招商力度。对我县中药材产业门类、前后发展路径和关键环节进行细分,梳理产业链短板和缺链目录,通过行政推动、应用牵引、龙头带动,有针对性延链补链,进一步完善更新中药材全产业链图谱,建立中药材产业链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库。利用江苏、威海对口帮扶机制,深入研究两地中药材产业链图谱,梳理出一批重点对接企业,进行精准招商、敲门招商。
三、关于“重视园区这个工业发展的载体”建议的回复意见
(一)要素保障方面。一是签订合作协议。工业园区管委会与水、电、气、讯等保供部门签订合作协议,减免费用,为服务园区企业开辟“绿色通道”,全面提升要素保障服务水平。二是完善保供设施。协调国网云阳供电分公司开展人和组团农用电网与工业电网分离,预计年内工业电网实现独立运行;促成人和组团高位水池和管网改造工程开工建设,预计11月底建成投用;协调华润凯源燃气公司优化人和组团天然气管道入口线路。
(二)基础设施方面。一是实施环境提升行动。印发《工业园区环境提能升级大改造行动实施方案》,按照“洁化、绿化、序化、彩化、亮化”要求,从美化洁化、亮化工程、绿化补植、序化管理、安全生产等五个方面实施改造升级,全面提升园区形象和环境承载能力。二是完善生活设施配套。协调优化园区公交运营路线、时间,保障企业员工出行。出台《公租房分配方案》,收回公租房19套,出租房38套,租户变更8套,实现有限房源高效利用。协助县人和投资集团加快推进户外幻影厂房的配套改造工程,适时启动黄岭组团人才公寓配套工程建设。
四、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建议的回复意见
(一)规范检查次数,确保按规检查。一是用工方面。侧重主动加强对企业劳动用工的指导,减少非市上专项执法检查外的现场检查。按照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要求企业涉及劳动保障投诉案件自行化解,整改落实。二是安监方面。严格按照年初执法检查计划进行安全执法检查,严禁超计划超范围检查,杜绝无理由打扰企业正常生产作业。三是环保方面。按照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实施方案要求,执行分级管理制度,根据企业守法诚信情况建立正面清单,对正面清单企业实施差异化监管,免于或者减少现场执法检查。积极利用无人机、探测仪等高新科技手段开展非现场检查和巡查。
(二)抓实亲商助企,提升服务水平。一是强化政策供给。按照“经济知温度、措施快落地、项目加进度、主体抓发展、政策抢机遇”思路,云阳县相继出台了《云阳县稳企惠企政策汇编(93条)》《云阳县稳经济政策汇编(179条)》,释放政策效应,扎实稳住经济。二是强化制度建设。成立云阳县稳住经济大盘工作专班,实行日调度、日报告制度,建立县领导联系、部门包干、行业指导、服务员定点服务“四位一体”制度,以及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乡镇(街道)网格化包干服务制度,用心用情用力服务企业。三是强化政策兑现。全县各级各部门深入企业走访调研,开展“我为企业找政策”大比武活动,打造“云上营商·政策通”平台,运用信息化技术通过“企业精准画像—政策智能匹配—一键链接政策兑现平台”全流程,实现惠企政策“一站”汇聚、惠企事项“一键”匹配、政策申报“一网”通办、兑现审批“一体”协同、政策信息“一秒”推送,打通助企纾困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三)优化融资体系,拓宽融资渠道。一是加大金融招商,健全县域金融体系。协调金融机构随团外出同步招商,彰显金融力量、助力产业招商;组织金融队伍第一时间对接落地招商项目,发挥金融作用、服务全县招商。二是完善融资新格局,提升企业融资便利度。充分利用好“1+5+N”普惠小微线上融资服务平台、非公经济服务平台等,引导各金融机构创新开发服务产品,推出更多满足民营企业融资需求的金融服务;通过专场会议、“一对一”对接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银政企”对接活动,营造有利于金融支持服务实体经济的良好氛围。
此复函已经吴俊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县政协提案委,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云阳县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22年8月17日
(联系电话:55128867,联系人:鲁美玲)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主办:云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云阳县人民政府
网站标识码:5002350018 网站维护联系电话:023-55128091
重庆云阳微发布
新浪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