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诈骗
12月24日,家住云阳县兴旺路的居民陈某(男,30岁,无业)在家无聊,在朋友圈看到一则贷款广告,对方称可以大额度、低利息贷款。因资金周转需要,陈某便主动添加了骗子,并在骗子的套路下,下载了对方提供的“小米借贷”APP,随后对方以缴纳手续费、保证金、解冻费等理由,忽悠陈某先后五次给对方账号转款82560元,最后陈某不仅没有贷到一分钱,自己出的钱也进了对方腰包。
警方提醒:凡是无抵押贷款先交钱的,都是诈骗!犯罪嫌疑人一般通过网络媒体、电话、短信、社交工具等方式发布办理贷款的广告信息,后冒充银行、贷款公司工作人员联系被害人,获取被害人信息,以收取手续费、交纳年息、保证金、税款、代办费等为由,或者以检验还贷能力、刷流水、调整利率、降息、提高信誉等方式,诱骗被害人转账汇款。还有的犯罪嫌疑人通过上述方式,以骗取被害人的银行账户和密码等信息直接转账、消费的方式,实施诈骗。
刷单诈骗
12月27日,家住云阳县碧桂园的吴某(女,28岁,无业在家带娃)在家里上网时,看到一则兼职刷单的广告便添加了对方为微信好友,刚开始时,吴某在对方给出的一个购物网站上购买400元的货物后,对方将本金400元和佣金100元全部返还给她。吴某于是信以为真,进而继续刷单,但此时对方没有立即给予返还本金和佣金。而是要求吴某完成全部任务才可以返还,随后要求吴某购买几单大额的货物进行后续的“任务”和“激活”,吴某才意识到自己被骗,此时吴某已经“刷单”7万余元。
警方提醒:凡是刷单,都是诈骗!犯罪嫌疑人一般通过网页、QQ、微信、短信、抖音等渠道推广兼职广告,以开网店需快速刷新交易量、网上好评、信誉度为由,招募人员进行网络兼职刷单。犯罪嫌疑人利用话术诱骗被害人,在其提供的链接或者APP上进行购物付款操作,并承诺在交易后返还购物费用,并额外提成。一般在刷单过程中,被害人刷第一单时,犯罪嫌疑人会小额返利让被害人尝到甜头,当被害人刷单交易额变大后,嫌疑人就会以各种理由拒不返款并将其拉黑。
冒充亲友诈骗
12月27日,家住云阳县金科的小刘(女,30岁,个体)收到其表姐发来的微信消息,称其母亲突发疾病要立刻住院,自己没带银行卡,微信里也没有现金,想让小刘通过微信倒转点钱。随后便让小刘告知其银行卡号,自己先通过手机银行转账给小刘。小刘一听急需治病,便将银行卡号发给了对方,几分钟后“表姐”发来一张12000元的转账截图,并称到账时间可能会延迟两个小时。小刘看到了转账截图,便信以为真,立即通过微信转给“表姐”12000元钱,但是等了半天,自己的银行卡都没有进账,于是拨通自己表姐电话,表姐称并没有给其发过这样的信息,发现被骗。
警方提醒:遇到包括亲戚朋友在内的任何人,试图通过微信、QQ等要求转账、汇款的,务必要通过见面、电话等途径甄别、核实对方真实身份再决定是否转款,切勿轻信表面虚拟言语。
购物理赔诈骗
12月28日,在云阳某中学校上班的老师小英(女,29岁,教师)接到一个自称是淘宝售后客服的电话,称小英双十二购买的尿不湿质量有问题,要对小英进行理赔,并说出了快递单号。小英核对快递单号后信以为真,添加了对方的微信。随后,“客服”发来了一个某银行的链接,要求小英点击进入,并告知其登录密码。按照对方的操作要求,不一会儿“客服”就将一万元“补偿金”到账的截图发了过来。随后,对方又发来信息说“补偿金”多转了8600元,要求小英把多转的钱再转回去。小英信以为真,就将8600元钱转给了对方。紧接着,对方又以系统审核需要存入相对应资金才能解冻为由,要求小英从蚂蚁借呗、京东金融等平台借款。随后,小英又将借到的15000元转给了对方,共计被骗23600元。
警方提醒:凡是购物退款的,请与卖家多方核实,任何索要验证码的电话和链接都不要轻信!犯罪嫌疑人冒充电商平台客服(淘宝、天猫、京东、小红书、拼多多、闲鱼等),谎称被害人购买的物品出现问题,以可给予被害人退款、理赔、退税等为由,诱导被害人泄露银行卡和手机验证码等信息,将被害人银行卡内钱款转走。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主办:云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云阳县人民政府
网站标识码:5002350018 网站维护联系电话:023-55128091
重庆云阳微发布
新浪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