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无障碍 适老化 繁体版 智能机器人 支持IPV6
当前位置:部门>县乡村振兴局>政务信息>工作情况
“小枇杷”撬动乡村振兴“大事业”
日期:2022-07-14 字体:【


每年枇杷成熟之际,游客走进巴阳,都来体验亲自采摘枇杷的乐趣,现在站在家门口就可以卖枇杷……”重庆市云阳县巴阳镇望丰村枇杷种植户熊德清开心地说道。

近年来,巴阳镇立足枇杷特色产业,聚焦乡村振兴,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激活人才活力,厚植发展沃土,走出了一条极富巴阳特色的产业振兴路。巴阳镇先后被评为市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市级生态文明示范镇,巴阳枇杷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党建引领,种下“黄金果”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巴阳枇杷的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离不开党支部的引领和帮带。”巴阳镇阳坪村支部书记刘永明回想起过往岁月,一时间感慨万千。

2008年,巴阳镇党委筹办的第一届枇杷节盛大开幕,让当地村民感受到了枇杷产业的吸引力。但仍有村民认为,土地要种玉米、红薯等粮食作物才是硬道理,要是大家都来种枇杷,枇杷多了就不好卖了。

                                农户将采摘的枇杷打捆成束。云阳县巴阳镇供图


这里的土质厚实、透水性好,土壤环境呈弱酸性,特别适合枇杷的生长。”巴阳镇党委邀请县农委专家前来考察地质环境条件,打消村民疑虑。有了科学论证的支撑,巴阳镇党委动员辖区7个村级党支部班子为村民算账。“1亩土地种玉米、红薯等传统农作物,每年的经济效益难以过万;若种枇杷,亩产可达5000斤,其经济效益至少翻了五倍。”

党员带头种植,还经常邀请群众前来观摩,相互学技术,抱团种枇杷。截至目前,巴阳镇90%的村民从事枇杷产业,种植面积达到1.1万亩,巴阳枇杷真正“落地生根”。

人才赋能,育出“优质苗”

规模和产量有了,怎么提升枇杷品质成了关键。“赶上了乡村振兴的好时机,党支部不仅带着大家种,而且还积极培育农技人才,帮助改良品种、提升效益。”巴阳镇永利村党支部书记万丹向大家介绍。

2020年,巴阳镇提出“育人才、提农技、种优苗、强龙头”的枇杷振兴口号,定期邀请县农委专家开展技能培训,通过开设“乡村课堂”“田间课堂”等,将技术培训班举办到村组、田间地头。“专家讲的东西真实用,教我们疏果、套袋、灌溉,种下去还要管得好,枇杷的产量才高、个头才大……”巴阳镇永利村乔光明满意地说道。

不仅如此,在县里的支持下,巴阳镇还成功获得西南大学、中国园艺学会等院所的帮助,采取“科研院所+合作社+种植户”的合作模式,建设枇杷新品种试验研发基地300亩、数字化智慧枇杷园区500亩,通过科技赋能,帮助种植户成为经营管理人才。

2021年,巴阳镇党委再次邀请专家对枇杷的改良提质工作进行技术指导。通过高接换种,改良种植华白1号、贵妃等白肉型优质枇杷400亩,枇杷产量、价值分别提升25%35%

融合发展,蹚出“致富路”

在党组织的带领下,巴阳枇杷的名气已经打响,现在是种下去有市场、卖出去有价钱。”阳坪村村民熊德东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面对疫情,巴阳镇积极开拓思路,通过电商带货开辟了广阔的市场。“今年我的微信朋友圈‘不敢’发枇杷的广告,每日线上下单预约的有100多单,全家齐上阵到现场采摘,然后筛选、包装、发货,每天忙得团团转,如果再做微信宣传估计人手就不够了。”阳坪村的果农乔光明,通过电商平台销量大增,仅线上日均销售达5000元。

                                   巴阳枇杷交易收购现场。云阳县巴阳镇供图


为了充分发挥产业优势,延展枇杷产业链条,巴阳镇推行村企合作开发模式,成立巴阳镇农村综合服务社有限公司,与食品加工厂联合开发枇杷花茶、枇杷膏、枇杷酒等10余种衍生产品。“东坡枇杷”“拔丝枇杷”“花甲枇杷烩”……通过蒸、焖、煮等方式将枇杷烹制成一道道美味佳肴,为“乡村游”“周末游”的游客献上一场“味觉盛宴”。

2022年,巴阳镇枇杷产值达1.06亿元,人均增收2000元,金光灿灿的“果子”变成了实实在在的“票子”,充实了农户的“袋子”。(李润、黄勇)

主办:云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云阳县人民政府

网站标识码:5002350018 网站维护联系电话:023-55128091

ICP备案:渝ICP备12003733号-1 渝公网安备:50023502000110号

重庆云阳微发布
新浪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