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无障碍 适老化 繁体版 智能机器人 支持IPV6
当前位置:首页>部门街镇
云阳县“菜单式”普法:精准供给解民需
日期:2025-07-21 字体:【

在基层普法工作中,如何破解“供需错位”“形式单一”等难题?重庆市云阳县司法局创新推出的“菜单式”普法给出了答案。通过构建“群众点单—部门派单—专家送单—社会评单”闭环机制,云阳县实现了普法工作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转变,成为基层精准普法的生动实践。

“政府端菜”到“群众点菜”:精准捕捉法治需求

“以前普法,发传单、挂横幅是常态,但群众真正关心的土地纠纷、打工维权等问题常被忽略。”云阳县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宗华表示,传统模式下,普法内容与群众需求匹配度不足40%。为此,云阳县首先在“精准识需”上下功夫。

线上,依托“法治云阳”微信公众号和覆盖全县的“1-42-480”微信塔群(1个县级总群、42个乡镇分群、480个村社子群),发布包含劳动纠纷、婚姻家庭等20大类80个细分选项的调查问卷,确保需求收集触达每个行政村。线下,组建42支由司法所工作人员、法律顾问、网格员等组成的调研小队,开展“三必访”(必访矛盾纠纷多发户、特殊群体、重点企业),四年累计收集问卷1.2万份、访谈记录3000余条。

借助大数据聚类算法,这些需求被转化为直观的“法律需求热力图”:工业园区聚焦“用工维权”“合同纠纷”,农村地区集中关注“土地承包”(45%)、“婚姻继承”(28%),学校则高频需求“校园欺凌”“网络安全”。县普法办每季度根据热力图动态更新“普法菜单”,2023年新增“反诈情景剧”,2024年补充“农村集体资产股权量化解读”,累计淘汰“计划生育政策”等12项过时内容,让菜单始终贴合群众“口味”。

“单打独斗”到“协同联动”:构建精准供给体系

“群众点了菜,还得专业人做‘拿手菜’县普法办明确102家单位的普法责任,将法院、市场监管局、农业农村委等60家列为“核心责任单位”,分别主攻婚姻继承案例解读、消费者权益保护、土地承包法规等领域,细化到具体法条、案例选取甚至宣传形式,如要求司法局每季度制作3期“律师说法”微视频。

资源整合让供给更“对味”。云阳县建立1+4+N”普法资源库:“1”个核心平台汇聚微视频288部、漫画242幅、案例700余个;“4”类标准课程包精准对接机关、学校、企业、村居,如村居有“民法典方言口袋书”,机关有《行政诉讼法解读》必修课;“N”个特色专题直击群体痛点——为青少年设计“法治剧本杀”,给企业定制“法律风险体检表”,为老人制作“大字版防诈骗手册”。

质量把控有硬指标。由法官、律师等组成的专家团创作的作品,需通过“播放量(40%+点赞率(30%+咨询转化率(30%)”星级评价,3星以下限期整改。四年来,12部作品因质量不达标被下架重制,推动内容“质效双升”。

“单向灌输”到“双向互动”:提升普法实效

“线上+线下”配送网络让法律知识“触手可及”。线上,“法治云阳”新媒体矩阵推出“律师说法”等作品500余件,“直播带法”单场最高吸引1300万人次观看;线下,“四进”服务精准落地:进校园构建“小学动画普法、初中模拟法庭”的四阶课程体系,创作校园普法作品600余件;进企业开展“法治体检”,为3000余家企业排查风险点2000余个,某建材公司因未缴社保问题被及时整改,避免500余万元纠纷损失;进村居用快板、方言小品开展“法治赶场”900余场次;进机关将187部法律法规纳入干部考核,推动法治学习常态化。

特殊群体更有“专属服务”。“普法快递员”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残疾人上门服务5万余次,送手册、解难题、助维权,实现法治服务“零距离”。

社会评单机制倒逼服务提质。每季度回访10%“下单”群众,满意度从试点初期的60%升至90%,企业对“法治体检”满意度达95%。通过分析数据,“农民工讨薪”“反诈指南”等咨询转化率超30%被列为重点内容,编印《普法惠民案例集》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普法更具说服力。

    四年实践,云阳县普法需求匹配度从40%跃升至93%,年均普法参与人次从35万增至60万,企业“法治体检”申请量增长300%;全县信访量下降28%,纠纷调解成功率达99.2%,成功创建市级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50余件普法作品获市级奖项,县司法局获评全国“八五”普法中期表现突出单位,“菜单式”普法正让法治红利惠及更多群众。


主办:云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云阳县人民政府

网站标识码:5002350018 网站维护联系电话:023-55128091

ICP备案:渝ICP备12003733号-1 渝公网安备:50023502000110号

重庆云阳微发布
新浪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