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越山海 “新”向未来 中新互联
互通十载见证开放“弈”变

2015年,中国与新加坡共同开启第三个政府间合作项目——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以下简称“中新互联互通项目”)。这场聚焦“现代互联互通和现代服务经济”主题的探索,不仅重塑了重庆作为内陆开放高地的支点角色,更成为中国西部对接全球大市场、探索制度型开放的崭新范式。
十年砥砺奋进,这盘跨国合作的棋局渐入高质量发展的格局,在国家战略高度、创新探索深度、影响辐射广度上勾勒出开放的壮阔图景。从签约347个政府和商业合作项目、金额达260亿美元,到跨境融资金额突破218亿美元;从陆海新通道带动西部地区对东盟贸易额超万亿元,到33项首创性、辨识度的制度型开放成果……中新互联互通项目成功构建起重庆与新加坡“点对点”对接,带动中国西部地区与东盟国家“面对面”合作的全新格局。
定式突围:
内陆开放的“战略棋眼”
重庆地处内陆腹地,在传统开放下困于“边角”的被动境地。然而,中新互联互通项目这一步具有前瞻性与开创性的关键妙招,让重庆觅得“战略棋眼”,从内陆“末梢”晋升为开放“前沿”。
项目深度契合共建“一带一路”、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生动展现出中新合作与时俱进的鲜明特征。
“一定要高标准实施好,打造高起点、高水平、创新型的示范性重点项目”的明确要求为发展锚定了方向。中新合作从苏州的一座“工业园”,到天津的一座“生态城”,重庆的互联互通设计突破传统产业园区的单一模式,将重庆定位为“中国西部与东盟合作的门户”,以制度型开放为核心驱动力,推动生产要素实现自由流动与高效配置,为内陆开放探索出一条全新路径。
项目以重庆、新加坡为“双枢纽”,精心构建金融服务、航空产业、交通物流、信息通信的跨区域合作通道,犹如四条强劲的动脉,将中国西部与东盟市场紧密相连,源源不断地注入发展活力。
重庆积极响应“希望中新双方建设好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并在地区层面带动其他国家共同参与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的重要指示,把中新互联互通项目作为推进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的重要战略抓手和战略平台,携手新加坡务实推进创新合作,服务西部、带动西部。
满盘落子:
制度创新的“重庆解法”
在中新互联互通项目的棋盘上,重庆以制度创新落子,重构内陆开放的逻辑。
在金融的深水区,制度创新浪潮奔涌:落地亚洲首个奥特莱斯不动产投资信托、新加坡在华首笔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试点基金,依托融资租赁交付全球最大舱容液化乙烷运输船……制度型开放合作的扩大,让重庆的“金”字招牌愈发闪亮。
此外,重庆成为中西部首个“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双试点城市,组建陆海新通道金融服务联合体,打造中西部地区唯一跨境双向投融资通道等一系列创新举措,推动重庆从“资金承接者”转变为“规则制定者”,开拓金融区域协同发展新空间。
航空产业与信息通信领域变革尽显“智慧”。重庆海关首创“以航空公司为单元”的保税航材监管模式,打造保税航材集散分拨平台,通过“四个一次”举措,满足保税航材跨关区便捷流转需求,分拨点拓展至北京、上海等9个城市,降低运营成本超20%,荣获联合国亚太地区贸易便利创新奖等。
率先在重庆落地的中新海关“一单两报”试点,实现重庆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与新加坡港数据共享,首次将国际供应链信息动态从国内段延伸至国际段,累计交换数据超128万票,该模式已被复制推广至南京、天津关区。
“软硬兼施”推进交通物流建设,陆海新通道创新形成中新、中老泰、中越间国际合作机制及西部地区“13+2”省区市合作机制,探索跨境班列跨国协同等全国首创举措,带动西部与东盟构建国际贸易新生态,推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开放新格局,成为中新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项目。
积厚成器:
命运与共的“联通样本”
十年磨一剑。凭借前瞻性战略定位与务实性创新合作,中新互联互通项目构筑起现代服务经济的高地、区域经济合作的宝地、人民美好生活的福地,书写命运与共的“联通样本”。
为驱动现代服务经济蓬勃发展,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建设成中西部首个四跑道机场,为航空物流高效运作筑牢根基。今年,渝新航线货运吞吐量超1200吨,同比增长4.7%。“中新人才培养百人计划”全方位对标学习新加坡樟宜机场,以此推动服务标准的国际化进程。
中新首个创新发展资金催生出众多数字化项目,贸易单证自动填报、医疗远程诊疗、线上互动课堂等成为数字经济发展强引擎。首创的“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数字生态平台”促成500余家企业、智库合作,打造“渝新互联、智创未来”的数字创新生态。
在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层面,中新互联互通项目以陆海新通道为纽带,架起中国西部与东盟乃至全球的贸易桥梁。陆海新通道重庆无水港等项目的建成投用,大幅提升重庆作为内陆国际物流枢纽的能级,实现从区域合作到全球资源配置的跃升。
截至今年9月,陆海新通道可辐射国内18个省份的75个城市、163个铁路站点,对外通达127个国家和地区的579个港口。
搭建渝新数字合作基础底座,被称为“数据高铁”的全国首条中新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提升跨境数据传输效率超3倍,赋能重庆教育医疗等10余个重点行业开展国际合作,并面向云贵川等省区共享共用,助力西部10个省区跨境融资63亿美元、服务企业超百家。
民生福祉同样结出累累硕果。全国首个基础教育领域中新合作项目构建智慧化教学平台,渝新两地年均师生交流规模超500人次。新加坡国立大学在渝设立研究院,孵化科创企业45家、培养博士超百人。重庆莱佛士医院推出跨境医疗支付便利化服务,让市民在家门口享受国际医疗。国内首个机场国际商业化品牌“星空云廊”为旅客提供前所未有的购物体验。新加坡企业设立重庆首家外资国际旅行社,建成渝西地区首个国际酒店。“新加坡·重庆周”“重庆·新加坡体验周”等活动持续开展,推动两地互为重要客源地。
今年,渝新航班客运吞吐量超20万人次,同比增长13.1%。十年来,渝新往来人次增长了4倍、新加坡来渝入境过夜游客数量增长了7倍。重庆肉类制品首次完成新加坡出口地区认证,实现中西部地区对新出口肉类产品“零”的突破,忠县忠橙、云阳菊花等农产品通过新加坡认证出口国际,出口额超2.5亿元,“重庆产”正加速走向全球。
棋局未终,破局永续。站在“十五五”谋篇布局之年,推动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在更高起点上、向着更高水平、更高标准发展,重庆市商务委、中新示范项目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重庆将按照中新两国“全方位高质量的前瞻性伙伴关系”新要求,以陆海新通道建设为牵引,深耕重点领域,以数字化、绿色化转型为抓手,持续拓展新兴领域合作,打造新一批标志性成果,让更多国际服务、优质商品走进居民生活,促进中新互联互通项目提质增效。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主办:云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云阳县人民政府
网站标识码:5002350018 网站维护联系电话:023-55128091
重庆云阳微发布
新浪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