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无障碍 适老化 繁体版 智能机器人 支持IPV6
当前位置:部门>县教育委员会>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重点信息公示

云阳县教育委员会

关于公开征求《云阳县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实施方案》《云阳县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实施方案》《云阳县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意见的公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重庆市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举措》《重庆市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若干举措》《重庆市关于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若干举措》文件精神,持续提升全县中小学体育、美育、劳动教育水平,云阳县教育委员会初拟了《云阳县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实施方案》、《云阳县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实施方案》和《云阳县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目前已征求相关单位意见,现面向社会各界、群众公开征求意见,如有意见建议,请于20211231日至202216日期间通过以下联系方式反馈至县教委。

联系人:丁森梁;联系电话:13658222648

  

附件:1.《云阳县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实施方案》《云阳县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

        学校美育工作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2.《云阳县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云阳县教育委员会

20211230

附件1

中共云阳县委办公室

云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云阳县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实施方案》《云阳县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征求意见稿)


各乡镇党委和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相关部门各中小学校

《云阳县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实施方案》和《云阳县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县委、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此页无正文



中共云阳县委办公室

云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12月 日



(此件依申请公开)


云阳县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

体育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重庆市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举措》精神,强化以体载德、以体增智、以体健美、以体促劳,持续提升全县中小学体育工作水平,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把学校体育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以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增强综合素质为目标,深化学校体育改革,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总体目标

2022年,配齐配强体育教师,开齐开足体育课程,办学条件全面改善,学校体育工作制度机制更加健全,教学、训练、竞赛体系普遍建立,教育教学质量整体提升,育人成效显著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和综合素养明显提升。到2030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全面达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要求。到2035年,多样化、现代化、高质量的学校体育体系基本形成。

三、工作原则

——面向未来原则深化教学改革,使学校体育同整体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要求相适应,同广大学生对优质丰富体育资源的期盼相契合,同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相匹配。

——全面发展原则。坚持“五育并举”,厚植“以体载德”“以体育美”“以体促劳”“以体筑智”的育人观念,扭转“重智轻体”和“唯升学率”的片面认识,引导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良好习惯。

——问题导向原则。以“大教育”“大健康”为理念,以“小眼镜”“小胖墩”问题为导向,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强化课外体育锻炼、扩大普及比赛活动为着力点,有效破解制约学校体育发展的瓶颈问题,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全面提升。

——协同推进原则。加强政府统筹,强化部门协作,凝聚社会共识,联动家庭力量,深化体教融合,健全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协同育人机制。融合推进体育教育、健康教育、近视防控、社团建设、特色创建等工作。

四、重要举措

(一)落实课程标准,优化课堂教学。严格落实体育课程开设刚性要求,不得削减、挤占体育课时,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每周不少于4课时,高中教育阶段体育课每周不少于3课时,鼓励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制订云阳县体育课程标准,按照“教会、勤练、常赛”路径,推行“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教学模式,学前教育阶段开展适合幼儿身心特点的游戏活动,培养体育兴趣爱好,促进运动机能协调发展。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程帮助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健康观。高中阶段体育课程进一步发展学生运动专长,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形成积极向上的健全人格。职业教育体育课程与职业技能培养相结合,培养身心健康的技术人才。高等教育阶段体育课程与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培养具有崇高精神追求、高尚人格修养的高素质人才。按照国家规定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把加强学生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项目融入学校体育教学全过程。严禁“阴阳课表”和开展“放羊式”教学。(责任单位:县教委

(二)强化课余训练,保障锻炼时间。中小学校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各学段学生年龄特点,每天安排不少于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组织全体学生每天上下午各做1次眼保健操,利用课后延时服务等时间,开展课余训练,帮助学生掌握2项终身受益运动技能。全面实施学生体育家庭作业制度,根据学生身体素质,分层次布置体育家庭作业,向课外延伸和拓展体育教育,切实保障学生每天校内、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各中小学校推广教师“三带”活动,让教师带头参加锻炼、带领学生锻炼、带动社会锻炼,营造浓厚运动氛围。加强国防教育,逐步推广中小学生全员军训。(责任单位:县教委、县人武部

(三)深化体教融合,健全竞赛体系。整合体教优质资源,在青少年赛事活动体系、组织实施、场地共享、课余训练、后备人才培养、教练员裁判员培训等方面建立一体化组织管理机制,打通教育和体育系统赛事互认通道。组建青少年体育协会,构建万开云同城化县级、校级竞赛体系和选拔性竞赛制度,以赛检练,以赛促训。县级常年举办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跳绳、田径7大单项赛事,每3年举办一届综合性运动会,选拔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各学校每年举办春秋两季人人参与的运动会,鼓励以班级、年级为单位开展校内体育竞赛活动。(责任单位:县文旅委、县教委

(四)加强特色创建,培育体育品牌。制定特色学校、精品社团发展规划,指导学校将体育纳入学校发展理念与愿景,确定和发展本校特色体育项目,加强特色学校创建,实现校校有特色,生生有特长让特色体育活动扎根校园,融入生活,促进学校体育“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发展。鼓励中小学校与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专业运动队、体育职业俱乐部、社团组织等合作开展课余训练。推动沙滩运动、摔跤、攀岩等彰显云阳特色的项目与高等院校深度合作,争取高校智力帮扶推进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建设。(责任单位:县教委、县文旅委

(五)精准体质测试,推进评价改革。健全学生体质健康综合干预体系,落实体质健康“三精准”一是精准测量:每年9-12,学校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测试工作,确保测试数据真实、准确。二是精准分析:学校加强学生体测数据整体分析和学生个体成绩分析。三是精准干预:学校对于整体性弱项或学生个人弱项,制订相应的训练计划,并开展针对性的达标和提升训练。县级每年开展体质健康复测工作,将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作为年度考核、教育教学考核、示范学校评选的重要内容,比对学校上报数据,探索出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路径与方法,形成增强学生体质健康的“云阳经验”。各中小学要完善学生体质健康档案,建立日常参与、体质监测、运动过程中的健康监测和专项运动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查机制,学校要客观记录学生日常体育参与情况和体质健康监测结果,定期向家长反馈。(责任单位:县教委、县卫健委

(六)优化项目布局,畅通升学渠道。在全面做好学校体育工作的基础上,在同一区域内建立小、初、高体育项目贯通衔接培养模式和体育联盟学校,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场地设备教学教研等方面共建共享,为优秀体育特长生成长成才提供高质量服务。做好义务教育不同学段、学校高水平运动员的培养衔接工作,统筹考虑专业能力和文化学业成绩,对专业能力和初中学业水平统一考试成绩达到标准的学生,高中阶段各相关学校按照计划足额录取,确保特长生升学有通道。(责任单位:县教委、县文旅游委

()整合社会资源,促进协同发展。完善学校和公共体育场馆开放互促共进机制,分批次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公众开放、公共体育场馆向学生全面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提高体育场馆开放程度和利用效率。鼓励学校和体育协会合作开设体育课程。通过户外指导、开展亲子活动、“十万家长大课堂”等方式。将组织开展青少年体育活动纳入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加强乡镇(街道)、村(社区)青少年体育服务体系和能力建设,利用节假日和业余时间积极开展青少年社区体育活动,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体育良性互动的机制。健全家庭、学校、社会、政府共同参与的学校体育运动伤害风险防范和处理机制,强化学生体育运动安全教育,加强大型体育活动安全管理。(责任单位:县发改委、县教委、县文旅委、团县委

五、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和经费保障。党委政府要把学校体育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重视、关心学校体育和青少年体质健康工作,健全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学校体育发展机制,建立教育、发展改革、财政、人力社保、卫生保健、体育等部门参与的学校体育卫生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推进学校体育工作,抓好统筹协调,认真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等规定,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见效。进一步调整优化教育支出结构,完善投入机制,统筹安排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和本级财力支持学校体育工作,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支持学校体育发展,吸引社会捐赠,多渠道增加投入,保障体育工作正常开展。(责任单位:县委办、县政府办、县委宣传部、县委编办、县人武部、县发改委、县教委、县财政局、县人力社保局、县文旅委、县卫健委、团县委、县政府教育督导室

()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制定云阳县学校体育教师配备三年行动计划,配齐配强体育教师,健全学校体育教师动态调整机制,全面解决学校体育专职教师不足等问题。支持优秀教练员、退役运动员以及其他体育专业人员,经过培训和考核进入中小学任教。进一步完善体育教师绩效工资和考核评价机制,将课余指导学生勤练和常赛,以及承担学校安排的课间操、体育活动课、课后训练、课外活动、指导参赛和走教任务等计入工作量。完善体育教师职称评聘标准,畅通体育教师职业发展通道,确保体育教师在职务职称晋升、教学科研成果评定等方面,与其他学科教师享受同等待遇,加大对体育教师表彰力度,在教学成果奖等评选表彰中,体育教师要占有一定比例。配齐体育专职教研员,加强体育教师培训,每2年举办一次体育教师培训,2年举办一届体育教师专业技能与教学比赛,充分发挥市、县体育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和名师领衔团队的引领作用。(县编办、县教委、县人力社保局)

()改善场地器材建设配备。制定云阳县体育场地器材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健全学校体育场地器材建设配备评估机制,落实国家学生体育卫生条件基本标准。各中小学坚持“保基本、兜底线”的原则,完善体育器材补充机制。城区和乡镇建设规划要统筹学生体育锻炼需要,新建项目优先建在学校及其周边,把学校体育设施建设纳入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能力提升规划,推进学校室内体育场馆建设,鼓励和支持城区学校建设拓展体育场地,乡镇学校在改造和建设规划时要留足学生锻炼空间。鼓励学校探索与周边学校、社区等共享共用公共体育场馆,支持有条件的公园、社区规划建设青少年体育场地设施,为学生锻炼创造条件,列出清单并向社会公开,“一校一策”协调解决体育场地设施不足的实际困难。(责任单位:县教委、县发改委、县规资局、县财政局、县文旅委)

(十一)健全教育督导评价体系。将学校体育工作纳入属地政府对教育履职评价体系,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支持学校开展体育工作情况纳入教育督导评估范围。建立学校体育教研活动常态化视导机制,健全“四不两直”暗查暗访制度,落实学校体育工作综合考核评价制度,加大督导督查力度,对政策落实不到位、弄虚作假、学生体质健康达标率持续下降、近视率持续上升学校负责人,按有关规定予以问责。(责任单位:县政府教育督导室、县教委、县卫健委

(十二)加强宣传引导。加大学校体育工作政策宣传力度,深入挖掘学生体育工作典型案例、经验做法,利用报刊和网络新媒体及时宣传报道学校体育工作新举措、新成效。公益文化要适当安排体育与健康文化宣传内容,积极引导全社会统一思想认识,树立科学的素质教育观、健康观和人才观,努力营造全社会理解、支持、重视和参与学校体育的良好氛围。(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

云阳县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

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重庆市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若干举措》,强化学校美育育人功能, 巩固发展全国艺术教育实验县改革成果,高质量建设重庆市教育强县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以更加高质量推进“尚美工程”为主要载体,以深度挖掘运用地方特色美育资源为主要抓手,切实把美育融入全县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构建新时代全县学校美育教育工作新格局。

二、总体目标

2022年,配齐配强美育教师,持续开足开齐美育课程,不断优化资源配置逐步健全评价体系,管理机制更加完善,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明显提升美育改革成效显著。到2035年,基本形成全覆盖、多样化、高质量的具有云阳特色的现代化学校美育体系。全面推进教育强县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基本原则

——坚持全面育人原则。坚持美育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重全面发展,努力发展中小学艺术特色,充分发挥学校艺术对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保障和促进作用,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完善有利于提升青少年学生综合素质的工作模式。

——坚持科学育人原则。充分遵循美育教育规律,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学生成长成才规律,聚焦影响青少年艺术素养提升的关键因素,因地制宜、优化环境,建立健全优秀艺术人才不断脱颖而出的培养体系。

——坚持创新育人原则。根据新时代新理念新格局新要求,不断创新美育工作体制机制方式方法,与时俱进,推陈出新,着力实现美育高质量现代化,切实满足学生(幼儿)对美育发展的迫切需求。

——坚持合力育人原则。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学校主体、社会参与的齐抓共管美育工作制度,按照“资源共享、责任共担、人才共育、特色共建”的路径,加强规划保障,形成各方共同支持学校(幼儿园)艺术事业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四、重要举措

落实国家课程标准。落实国家美育课程要求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开齐开足上好艺术课程。用好国家教材,坚持把中小学美育教材纳入学生教材保障范围,做到人手一册。编写一批反映巴渝民间文化艺术特色,充分体现思想性、实践性、民族性、创新性等中华美育精神美育读本,践行和完善“艺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艺术审美体验+艺术专项特长”“学科审美基础+学科技能+学科审美创新”“跨学科审美基础+跨学科思维培养+跨学科创新”“审美课堂+社团审美活动+社区美育”的教学模式,不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形成艺术特长。

)丰富美育实践活动。学校要将学生艺术实践活动纳入学校课程计划统筹安排,完善课程化管理,大力开展中华优秀文化艺术、地方传统艺术、非遗文化艺术进校园等活动。组织学生到环湖绿道、恐龙公园、张飞庙、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馆开展研学旅行。学校每年举办一次综合性艺术节,要以学生艺术社团和兴趣小组为引领,广泛开展校级、年级、班级等各层次的展示交流,建立学生全员参与的艺术展演常态化机制。全县每年举办1次艺术展演现场会,每3年举办1次艺术节。建设一批精品社团和艺术工作坊,每年遴选一批优秀学生艺术团参加全市、全国重大展演活动。

)创建传统特色品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彰显文化艺术遗产的美育价值,注重传承恐龙化石文化千年井盐文化、三国文化、楹联文化、移民文化等特色文化以及党史红色文化推进高雅艺术、云阳非遗文化等传统文化进校园。培育推广具有区域辨识度高的学校美育品牌,吸收云阳地方人文艺术特点,挖掘美育课程资源,开设如高阳板凳龙、土家摆手舞等具有云阳本土特色的校本课程,不断丰富学校艺术课程的内容和形式。组建声乐、器乐、戏曲、舞蹈、朗诵、绘画、设计、书法、篆刻、摄影、陶艺、民间艺术、现代媒体艺术等各类课外兴趣小组和艺术社团。培养学生掌握1-2项艺术特长,全面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美育格局。创建一批国家、市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和美育实践基地

)健全五育融通育人机制。夯实科学融合理念,强化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深度融合,充分挖掘各学科蕴含的体现中华美育精神与民族审美特质的美育资源,明确课程目标,打通学科壁垒,将美育融入各门课程教育中,整体推进学校课程美育建设,发挥课程体系应有美育功能。大力开展以美育为主题的跨学科教育教学和实践活动,推进课程教学、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建设深度融合。加强学校文明礼仪、文明风采、文明寝室、绿色校园、文化校园等建设和对校训、校歌、校徽等学校理念识别系统的宣传教育,着力培育青少年良好的文明习惯和人格修养。

(五)提升美育教学科研。遵循美育规律,因材施教,探索符合学生特点、体现学科特征、契合地域特色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营造富有创意和美学特色的课堂文化。加强美育教研员队伍建设,专职的音乐、美术等艺术学科教研人员要规范开展美育教研活动。全面提升美育教师工作能力和专业水平,对艺术教师开展全员培训,每位教师5年培训时间达到360学时,定期组织示范培训、专业进修、交流访学等培优计划。搭建美育教师专业素质和专业水平展示平台,每年举办一届美育教师基本功大赛和优质课竞赛。建设名师工作室和名师领衔团队,引导和带动美育教师成长发展。组织申报一批国家、市级美育优秀教学成果、教学名师。

(六)推进城乡美育一体化。充分发挥集团(学区)办学优势建立互帮互学机制,不断提高乡村美育教师教学水平,助推城乡美育教育共同体建设。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向农村小规模、偏远学校输送中小学校优质美育课程数字教育资源,扩大资源覆盖面着力提高农村学校美育教学质量。

(七)推进艺术特长生成长。在全面做好学校艺术工作的基础上,做好义务教育不同学段、学校间艺术骨干学生的培养衔接工作,为青少年综合素质的持续提升提供有力保障。统筹考虑专业能力和文化学业成绩,对专业能力和初中学业水平统一考试成绩达到一定要求的学生,高中阶段各相关学校按照计划足额录取。

五、保障措施

(八)加强组织领导。党委、政府要把学校美育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对学校美育工作的总体谋划,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纳入相关干部职工培训内容。完善学校美育工作管理体制,建立教育、宣传、发展改革、财政、人力社保、文化旅游、共青团等部门和单位参与的学校美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协调推进美育工作。

(九)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支持学校配齐配艺术教师并不断提升专业能力。鼓励有专长的学科教师承担艺术带训任务。推进实施兼职教师进校园工作,柔性引进高水平艺术家进校园任教。完善教师及教练员工作量核、薪酬待遇以及职称改革办法。

(十)加强场地开发利用。完善学校艺术场馆设施建设标准新建的公共文化艺术资源优先布局在学校周边,推动公共文化艺术资源为学校美育教学服务,社会场馆向青少年公益开放。推动学生免费到环湖绿道、恐龙公园、张飞庙、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馆开展研学

(十一)落实经费保障。建立美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县财政要调整优化教育支出结构,按照“两个只增不减”要求,统筹安排财政资金,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多渠道支持学校美育教育发展。各学校要统筹安排生均公用经费,按要求确保美育工作正常开展。

(十二)强化评价考核。把学生艺术课程学习情况及参与学校组织的艺术实践活动情况纳入学生学业质量评价体系,测评结果计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师德师风考核中,突出美育教学实绩,把认真履行教育教学职责作为评价美育教师的基本要求。将艺术课程教学、艺术社团指导、支教等工作量计入美育教师业绩评价。在各类考核、评、表彰中保证美育教师占有一定比例,在绩效考核、职务晋升、职称评聘、奖励、培训等方面,保证美育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待遇。将美育工作全面纳入教育督导评估范围和学校考核内容。

(十三)强化氛围营造。推进全县学校美育协同发展,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建设线上美育网络资源平台与线下学校美育实践研究团队。加强宣传力度,筹措和利用社会资本改善学校美育工作条件,积极引导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形成共识与合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学校美育工作的良好环境。



附件:1.云阳县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任务清单

       2.云阳县中小学美育课程清单




云阳县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任务清单

序号

重要举措

主要任务

牵头

部门

配合

部门

完成

时限

1

加强组织领导

把学校美育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对学校美育工作的总体谋划,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则,纳入相关干部培训体系。完善学校美育工作管理体制,建立部门和单位参与的学校美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

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和秘书组

县委宣传部、县教委、县发展改革委、县财政局、县人力社保局、县文化旅游委、团县委县文联

长期坚持

2

落实国家

课程标准

开齐开足上好美育课程;用好国家教材,完善美育教学模式,不断提高教育质量;编写一批具有巴渝特色的青少年美育读本。


县教委

县文化旅游委

长期坚持

3

丰富美育

实践活动

学校每年举办1次艺术节,全县每年举办1次艺术展演现场会,每3年举办1次艺术节。组织学生到环湖绿道、恐龙公园、张飞庙、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馆开展研学。

县教委

县文化旅游委县文联

长期坚持

4

创建传统

品牌特色

加强美育特色学校建设,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艺术展演进校园活动挖掘县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学校美育教育工作的发展提供专业支持建设一批国家、市、县级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和基地


县文化旅游委

县教委

县文联

长期坚持

5

建立五育通融育人机制

强化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相融合,推进课程教学、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建设深度融合。

县教委

团县委县文化旅游委

长期坚持

6

提升美育

教学科研

对艺术教师开展全员培训,每位教师5年培训时间达到360学时;每年举办一届美育教师基本功大赛和优质课竞赛建设名师工作室和名师领衔团队;申报一批美育优秀教学成果、市级教学名师

县教委


长期坚持

7

推进城乡美育一体化

建立互帮互学机制,助推城乡美育教育共同体建设,向农村小规模和偏远学校输送优质美育课程资源,不断提高乡村美育教师教学水平和学校美育教学质量。

县教委


长期坚持

8

推进艺术特长生成长

做好义务教育阶段不同学段、学校间艺术骨干学生的培养衔接工作,为青少年综合素质的持续提升提供有力保障。

县教委


长期坚持

9

加强师资

队伍建设

制定云阳县学校美育教师三年行动计划,配齐配强中小学艺术教师(中小学每100名学生拥有0.9名专任教师),实施兼职教师进校园工作完善教师及教练员工作量核定、薪酬待遇以及职称改革办法

县人力社保局

县委编办

县教委


长期坚持

10

加强场地

开发利用

完善学校艺术场馆设施建设标准小学初中每12个班级配备专用教室1间,音乐教室不少于96平方米,美术教室不少于90平方米新建公共文化艺术资源优先布局在学校及周边,公共文化艺术场馆向青少年公益开放,推动学生免费到环湖绿道、张飞庙、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馆开展研学

县文化旅游委

县发展改革委

县教委

长期坚持

11

加强经费保障

调整优化教育支出结构,按照“两个只增不减”要求,统筹安排财政资金,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多渠道支持学校美育教育发展,建立美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确保美育工作正常开展。

县财政局

县发展改革委

县教委

长期坚持

12

强化评价考核

开展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工作,测评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和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纳入美育督导评估范围和校长考核内容,向社会公示结果。


县教委

县政府教育督导室

长期坚持

13

强化氛围营造

积极引导学校、社会、家庭等各方面形成共识和合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美育工作的良好环境,创建美好教育和美好生活。

县委宣传部

县教委团县委

长期坚持


云阳县中小学美育课程清单

学 段

课程目标

课程设置

课时

学前教育

培养幼儿拥有美好、善良心灵,懂得珍惜美好事物。

主要开设艺术游戏活动


小 学

激发学生艺术兴趣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掌握1—2项艺术特长,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趣味和审美格调。


主要开设音乐、美术、书法等课程,逐步拓展舞蹈、戏剧、影视等内容,开设如竹琴、板凳龙、摆手舞等具有云阳本土特色的校本课程。

每周不少于4课时

初 中

每周不少于2课时

高 中

丰富学生审美体验,开阔学生人文视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文化观。

主要开设多样化、可选择的艺术技能训练课程,开设音乐、美术必修课

必修课分别达到3学分

职业教育

引导学生完善人格修养,增强文化创新意识,培养既懂技术又懂艺术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主要开设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体现职业教育特点的拓展性、实践性艺术课程,纳入公共基础必修课

必修课不少于72学时

高等教育

强化学生文化主体意识,培养具有崇高审美追求、高尚人格修养和 一定专业审美素养的高素质人才。

主要开设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经典教育、创新能力培养等为主要内容的公共艺术课程,以及与各专业教育紧密联系的学科审美课程

不少于

2学分


附件2

中共云阳县

云阳县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云阳县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党委、政府,各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县委各部委,县级国家机关各部门,各人民团体,有关单位:

现将《云阳县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中共云阳县委

云阳县人民政府

202112


云阳县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

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

送审稿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根据《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若干措施〉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构建具有域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和推进机制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推进劳动教育的工作新常态,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目标任务

2025年,劳动教育课程资源更加丰富,途径不断拓宽,形式更加多样师资队伍结构更加合理形成具有时代特点、云阳特色的劳动教育体系劳动教育“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综合育人功能充分发挥一批劳动教育示范学校、劳动教育实践示范基地和劳动教育名师工作室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全县中小学普遍形成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良好风尚,学生劳动能力全面提升,劳动习惯基本养成积极创建中小学劳动教育示范县。

(三)基本原则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以适宜的体力劳动为主,注意手脑并用、安全适度。整合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力量让家庭劳动教育日常化,学校劳动教育规范化,社会劳动教育多样化。结合云阳在自然、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条件,多渠道、多途径开展劳动教育。

二、重要举措

(一)着力强化劳动观念教育

在全县中小学持续开展以“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做新时代劳动者”“我劳动我快乐”光盘行动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以云阳面工的吃苦耐劳、三峡移民的奉献创新精神为引领,教育引导中小学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培育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的劳动情感,养成爱劳动的良好习惯,养具有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精神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教委、县文旅委团县委、县妇联)

(二)系统开设劳动教育课程

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中小学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在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中安排,统筹不少于50%的综合实践活动、通用技术等课程时间用于学生劳动实践中小学每周课外活动和家庭生活中的劳动时间12年级不少于2小时,其他年级不少于3小时。学校要充分挖掘德育、智育、体育、美育课程中的劳动教育元素,加强学科融入,强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强化劳动精神、劳动安全、劳动法规等教育。中等职业学校以实习实训课为主要载体开展劳动教育,其中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专题教育不少于16学时在专业实训中不断深化产教融合、企教融合,要高度重视开发现代农业,工业等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长治久安的行业劳动教育课程,着力培养一批新时代高素质的农业工作者和产业工人(责任单位:县教委)

(三)认真落实劳动教育内容要求

主要包括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中的知识、 技能与价值观各学段要纵向进阶,相互衔接,推动劳动教育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小学低年级围绕劳动意识启蒙,让学生学习日常生活自理初步感知劳动乐趣明白人人都要劳动。小学中高年级围绕卫生、劳动习惯养成,做好个人卫生,参加家庭劳动和校园劳动,适当参加公益劳动,初步体验简单的生产劳动,学会与他人合作,体会到劳动的光荣和珍惜劳动成果。初中年级围绕加强家政学习,开展社区服务,适当参加生产劳动体验传统工艺制作,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养成认真负责、吃苦耐劳的劳动品质和安全意识,增强公共服务意识和担当精神。普通高中围绕丰富职业体验,组织服务性劳动、参加生产劳动,使学生固化良好劳动习惯,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提高创物化能力,养成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的品质,增强生涯规划的意识和能力。中职学校重点要围绕结合专业人才培养,增强学生职业荣誉感,提高职业技能水平,提升创物化能力培育学生不断探索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体认劳动不分贵贱。(责任单位:县教委)

)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拓宽劳动教育实践途径,充分发挥家庭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学校的主导作用和社会的支持作用。鼓励家长结合日常生活和学生实际,确定孩子参加家务劳动的项目和时间,确保孩子每年能学会至少1-2项生活技能。学校要挖掘、依托所在地特色资源根据校情、学生年段特征和阶段目标,制定常态化、序列化、特色化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方案,有计划组织学生参加自我服务劳动校园劳动生产劳动、志愿服务、职业体验、社区治理、基地实践、科技创新、文旅文创等活动让学生身体力行中树立劳动观念、学会劳动技能、培养劳动习惯,锻炼劳动意志,勇于劳动创新。责任单位:县教委、县文旅委县生态环境局

全力实施“个一”工程

实施一手册、一场域、一岗位、一群体、一成果“五个一”工程,打造多样化劳动教育特色项目,形成劳动教育亮点和品牌,推进全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1.一套劳动实践指导手册。全县编制一套劳动实践指导手册。指导各学校编写一套学生劳动实践清单,提高劳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形成劳动实践“一校一清单”打造劳动教育“一校一特色”。(责任单位:县教委

2.打造一批劳动教育实践示范场所。按照“资源整合、共建共享”原则,主动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需求,结合云阳乡村振兴中“两园四带”+“1650场域特色产业区、创新创业孵化平台等,会同相关部门认证一批涵盖考察研究、研学实训等贴合学生发展需要、具有时代特征的校外劳动实践场所,建好学校、集团(学区)劳动教育实践场所,为学生提供多场所、多类型、多形式的劳动实践,形成“内外联动、共享赋能”的劳动实践新模式。(责任单位:县发改委、县教委、县经信委、县生态环境局、县住房城乡建委、县林业局)

3.提供一批适合中小学生的劳动体验岗位。充分利用云阳独特的农旅资源,配合国家文明县城、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在周末和寒暑假向学生提供导游、保洁等志愿服务体验岗位,并对学生体验给予评价,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增强爱家乡、爱社会的责任感。(责任单位:县文旅委团县委、县妇联镇街

4.形成一批劳动教育活动品牌。设立每年5月为“劳动成果展示”,在成果月全县召开劳动教育现场会,劳动教育实验学校、劳动教育示范学校、校外劳动教育实践示范基地、典型案例等进行宣传展示,引领助推全县劳动教育整体提升。各学校积极开展专题报告、榜样对话、影视展演、主题论坛、技能大赛和实践体验活动等形成劳动教育活动品牌。(责任单位:县教委)

三、工作要求

)加强组织保障。县政府成立云阳县中小学劳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联席会议制度;由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牵头,县委办、县政府办、县委宣传部、县发改委、县教委、县经信委、县公安局、县民政局、县财政局、县人社局、县生态环境局、县住房城乡委、县农业农村委、县文旅委、县应急局、县林业局、团县委、县妇联、县消防救援大队以及各乡镇街道参加,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劳动教育协同育人格局。建立安全保障、人员和经费保障机制,确保劳动教育的师资、经费、场地、设备等落实到位。

)健全经费投入机制。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筹措劳动教育经费,探索建立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共同承担的多元化经费筹措机制;统筹融合资金(资源),加快建设校内劳动教育场所和校外劳动实训基地,加强学校劳动教育设施标准化建设,保障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教学设施、师资培训等经费发挥政府购买服务导向作用,吸引社会力量提供劳动教育专业服务。责任单位:县财政局)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整合县内“劳动教育名师领衔团队”和劳动教育骨干教师队伍力量,组建劳动教育研修队伍,负责县域劳动教育的整体规划、研究指导工作,攻克劳动教育难题。逐步建立健全劳动课教师特聘制度,非遗传人、民俗专家、工匠技师、劳动模范等人才担任劳动实践指导教师,丰富劳动教育内容和形式。组建校内专兼职劳动教育师资队伍,配备必要的劳动课专任教师,强化县、校两级培训,提高劳动教育教师专业化水平。责任单位:县教委)

)加强安全保障。建立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劳动教育风险分散机制,鼓励购买劳动教育相关保险,保障劳动教育安全稳定开展。学校要加强劳动安全教育、演练及实训,切实提高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依据学生身心发育情况,合理安排劳动任务的强度时长,制订劳动实践活动风险防控预案,完善应急与事故处理机制科学评估劳动实践的安全风险,认真排查、清除安全隐患制定安全、科学的操作规范,强化对劳动岗位的管理,明确各方责任,防患于未然。责任单位:县教委、县公安局、县住房城乡建委、县应急局、县消防救援大队)

)加强督导检查。加强劳动教育过程性评价,将学生参与劳动教育课程学习和实践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把劳动教育纳入教育督导体系,纳入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内容,完善督导办法,定期组织对乡镇(街道)和有关部门保障劳动教育情况以及学校组织实施劳动教育情况进行督导,作为对被督导部门和学校及其主要负责人考核奖惩的依据。 (责任单位: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县教委)

)加强宣传引导。县融媒体中心要支持配合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及时推广劳动教育典型经验做法、先进事迹、典型人物广泛宣传企事业单位和社会机构提供劳动教育服务的好做法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劳动教育的良好氛围。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


主办:云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云阳县人民政府

网站标识码:5002350018 网站维护联系电话:023-55128091

ICP备案:渝ICP备12003733号-1 渝公网安备:50023502000110号

重庆云阳微发布
新浪官方微博